????梧州日報訊(記者 蘇云燕)在開展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中,我市全面推進開放合作,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目前,我市對外交通主骨架已基本確立,公路通車里程6498公里,公路密度達到51.7公里/百平方公里。
????據市交通運輸部門統計,隨著岑溪至羅定、梧州至貴港、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05公里,“一環七射三連線”網絡日趨完善,與周邊地市實現高速公路對接。同時,境內多條國道、省道干線公路相繼提級改造,縣際路網水平持續提升,市域路網進一步完善。航運方面,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建成并試通航,建成總通過能力超億噸的內河船閘群,李家莊碼頭、紫金村碼頭、中儲糧碼頭,大利口碼頭建成投產或試運行,西江黃金水道建成十字型骨架,實現了西江干流—梧州—廣州2000噸級船舶江海相接。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擴大對接,道路運輸與物流通關合作也初見成效。我市大力推動甩掛運輸合作和省際高速公路收費聯網結算,加快推進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省際共建和聯網聯控,進一步提高區域道路運輸及物流市場運行效率。目前,我市已經實現高速公路收費聯網結算,甩掛運輸合作試點正按計劃推進。與此同時,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免費通行等利民惠民政策,各主要公路收費站均開設“綠色通道”,降低物流成本,促進了農產品市場流通。
????市交通運輸部門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市要繼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交通運輸體系轉型升級。要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交通投資融資體制,穩定交通運輸建設資金保障,在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戰略中,擴大和深化粵桂地區交通運輸對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