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羅銀妮 通訊員 張耀輝 陳啟業
????應對“銀發浪潮”,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緊迫的重大課題。根據有關統計,我市自1999年起步入老齡化社會,是全區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60歲周歲及以上老人48.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4.2%。
????出臺政策規劃布局養老服務業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我市迫切需要提高健康、養生、醫療等產業的發展水平,推動養老事業可持續發展。此前,我市已編制《梧州市生態養生養老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不斷完善養老養生服務設施,提升智慧醫療和生態養生產業發展水平,還被全國老齡辦確定為全國老年友好型城市創建試點市。
????2015年底,《梧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實施,在加強養老機構建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加強落實土地供應和增加財稅扶持等方面,對未來幾年養老服務業發展進行了全面布局。實施意見確定,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主體、多元并舉、市場運作”的總體思路,到2020年全市要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城市社區建有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90%以上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具有養老服務功能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全市社會養老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張以上。
????建立老年人生活優待和補貼制度,是緩解養老矛盾的現實之需。2013年以來,我市先后出臺了《梧州市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老年人優待規定〉辦法》和《關于建立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按照80周歲至90周歲每人每月50元、90周歲至99周歲每人每月80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貼,惠及全市8萬多名高齡老年人。同時,60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人優待證》可優先享受相應的社會公共服務,到各類醫療機構就醫可優先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可免費進入公園、景點、公益性文化設施、公共體育健身場;7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乘坐市區公交車,到醫院就診可免普通門診掛號費。
????推進設施建設提高為老服務能力
????考慮到轄區與日俱增的養老需求,去年長洲區民政部門決定擴建長洲區敬老院暨老年公寓,將其建設成為集居家養老、康復、護理、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示范性綜合型養老服務機構,滿足周邊老年人就近養老的需求。目前,長洲區敬老院暨老年公寓樓已完成封頂,正進行主體建筑裝修。據了解,該樓總建筑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建成后可設置床位167張,將采取公建民營的方式提供養老服務。
????除長洲區敬老院暨老年公寓外,近年我市持續抓好一批養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市社會福利院老年養護樓、市福利醫院住院大樓、市第二社會福利院老年康智樓等一批重點養老服務項目投入使用。同時,配合市棚戶區改造,市福利康復醫院擴建,市人民醫院舊址將改造為養護機構,推行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
????據市民政部門統計,目前市本級布點建設了一批社區服務和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機構達20多家,養老床位超2000張,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市區養老需求。另外,我市還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市場,建設一批規模大、層次高的養老機構,推進醫養結合,滿足養老服務發展的需要。但是,不少市民反映,設施較完善、服務水平較好的福利機構養老床位還是“一床難求”,希望建設更多能提供優質服務的養老機構。
????為解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不足的問題,我市采取政府投資、社會運營的方式,在萬秀區云家庭服務中心基礎上通過對信息系統進行擴容,建設市云家庭信息服務系統,并將市云家庭服務中心建設列入2015年和2016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670萬元。
????去年,市云家庭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服務覆蓋三個城區,為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市民政局為市區1000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失獨老年人購買云家庭服務,包括基本生活照料、健康護理和心理慰藉等方面內容。截至目前,市云家庭服務中心累計發展用戶近3萬人,加盟服務商家800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