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謝韻 通訊員 李晚昌) “眼鏡還在保修期內,鏡框已經開裂,商家為何不能免費更換?”日前,市民黃先生就因為此事,向梧州市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經過協調,商家愿意為黃先生更換鏡框。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市民,遇到消費糾紛,不能過于依賴購買商品時商家所提出的售后服務條款。
????去年12月底,家住新興二路的黃先生在市內文瀾路一家眼鏡店,為兒子購買了一副總售價248元的眼鏡。今年2月23日,黃先生為兒子的眼鏡進行清洗的時候,發現這副眼鏡其中一邊鏡框已經開裂。黃先生當即向其兒子詢問鏡框開裂的原因。“孩子說不知道鏡框什么時候裂開了。他說,平常戴眼鏡時已經感覺有些松動,但自己的眼鏡并沒有從高處摔落,也沒有被其他人碰撞、踩踏。”黃先生說。
????發現眼鏡鏡框開裂的第二天,黃先生就到上述眼鏡店向銷售人員提出免費更換鏡框的要求。當時,銷售人員沒有明確回復黃先生,而是要黃先生出示購買眼鏡的相關票據。為此,黃先生于2月25日拿著相關票據再次來到該眼鏡店。“銷售人員都沒有仔細察看眼鏡,就說不能更換。”黃先生說。
????隨后,黃先生前往梧州市消費者協會就此問題進行投訴。黃先生向市消協的工作人員出示該眼鏡店的配鏡訂單,訂單上有免費更換商品的詳細說明,“特注:因款式、顏色的供貨源不足做出的部分特價商品(不論價格高低),在正常使用下,三個月內出現質量問題的,憑配鏡訂單免費更換(鏡片、隱形眼鏡破損不在此限)”。黃先生說:“這副眼鏡是在正常情況下使用的,也未遭到人為破壞,鏡框開裂肯定是因為質量問題。商家為什么不可以免費更換鏡框?”
????日前,經過協調,該眼鏡店同意為黃先生更換眼鏡鏡框。梧州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在購買商品時,消費者一定要仔細檢查商品是否完好,且應留意訂單、協議書等約定的內容,不要過于依賴商家做出的售后服務條款等。梧州市消費者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商家都會和消費者約定‘如果商品在保質期內出現問題,非人為因素造成的,可免費更換’這樣的條款。事實上,如果商品出現問題,是否屬于人為損壞,往往比較難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