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謝琨 黃海峰)4月2日,蒙山縣舉行2017年蠶桑產業扶貧蠶種免費發放活動,1781戶蠶農領取第一批春蠶蠶種2236張。當天,五豐絲綢公司向全縣養蠶戶贈送價值11萬多元的蠶種,華虹絲綢公司承諾對貧困戶的一級鮮繭以40元/公斤保價收購。
????治貧重長遠。眼下,蒙山縣建立機制匯聚幫扶力量,打造特色產業群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向“2017年全縣脫貧摘帽”目標發起總攻。
????產業支撐長效治貧
????脫貧不難,難在不返貧,說明扶貧既要顧眼前,更要管長遠。蒙山縣委、縣政府啟動脫貧攻堅戰以來,牢牢牽住產業扶貧“牛鼻子”,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格局,為群眾長遠發展、持續發展做打算、打基礎,長效治貧有了產業支撐。
????今年開春以來,蒙山縣西河鎮桐油坪工業區光伏扶貧發電項目二期工程施工忙碌。工人們平整土地、鋪設觀光道路、挖排水渠、安裝電源收集線路,機械轟鳴奏響發展樂章。桐油坪工業區日照資源充足,光伏扶貧發電項目用上國家惠民政策,另辟蹊徑打通產業扶貧新路子。據悉,該項目占地430畝,總投資16500萬元,預計2017年底竣工。項目相關負責人汪志剛指出,項目建成后,以小額貼息貸款、產業幫扶資金入股的貧困戶可享受分紅;項目建設期間、建成后均能創造大量工作崗位,貧困群眾可通過就業脫貧。
????瞄準資源優勢開發項目,用好特色資源服務發展,光伏扶貧發電項目開發建設遵循該縣發展產業原則,再現該縣產業扶貧謀略。經過多年培育,蒙山縣發展起桑蠶、砂糖橘、百香果、黑土豬、靈芝、土雞、蜂蜜等10個扶貧主導產業,“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格局初顯。同時,以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生態產業,推動傳統低效農業向高值高效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水果、蔬菜、食用菌、茶葉等特色產業在貧困村落地生根。
????“既要快一點,更要實一點。”蒙山縣委書記冼秋蓮一再為扶貧工作定調。實干基調定準,發展步子愈發穩健。該縣出臺實施《蒙山縣脫貧攻堅種養產業扶持實施方案》、《蒙山縣農業發展扶持獎勵方案》等,聯合12家龍頭企業、22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吸納5237戶貧困戶共享政策紅利,全縣超七成貧困戶搭上產業扶貧發展快車。
????去年底,蒙山縣6個自治區定貧困村,842戶、3500名貧困人口均達到脫貧摘帽標準;2015年建檔立卡退出戶全部脫貧。
????多方助力鄉親脫貧
????“2017年全縣脫貧摘帽”是蒙山縣委、縣政府咬定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該縣仍有26個貧困村,6063戶、20736名群眾需要摘掉貧困帽子。立下愚公志,該縣借力治貧、聚力扶貧,生動踐行“人多力量大”的古訓,營造人人參與扶貧、共奔小康生活的氛圍。
????蒙山縣貧困戶何永洪一家因病、因學致貧,他曾因沉重的生活負擔而看不到脫貧希望。現在,何永洪看著自家豬圈長得圓咕隆咚的黑土豬,信心滿滿地說:“一批接著一批養,我也能脫貧。”何永洪的脫貧熱情是被企業點燃的。去年,該縣金宇特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他送來5頭黑土豬豬仔,何永洪加入黑土豬養殖行業。掃豬圈、喂仔豬、觀察豬只生長,何永洪越干越帶勁。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說白了就是群眾想干肯干。”蒙山縣縣長李廣勇一語中的。其實,不少群眾的觀望態度源自缺少發展資源、擔憂發展前景。看準問題癥結,蒙山縣委、縣政府用真心幫扶打消貧困戶的顧慮。
????去年以來,蒙山縣持續開展“民營企業扶助貧困村”活動,活動已從單一的捐資贈物發展為送種苗、送技術、送“致富路”。該縣32家民營企業根據自身產業特點結對幫扶32個貧困村,通過開發特色旅游、百香果種植、黑土豬養殖、砂糖橘等扶持貧困戶1260多戶,安排130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為10多個貧困村舉辦砂糖橘種植等技術培訓20多期,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60多萬元。
????現在,蒙山縣社會扶貧模式多樣靈活,群眾增收有了“軍師”、多了渠道,生活有了盼頭。黃村鎮采取政府貼息貸款方式,幫助勞動力較弱的低保兜底貧困戶向合作社購買母牛繁殖牛犢,合作社負責指導養殖,并保價回收成年牛;全縣駐村第一書記與經濟組織合作,培養一批青年黨員創業代表,帶動270多戶貧困戶發展特色作物種植和深加工,產業效益有明顯提升……
????同心同德,步伐鏗鏘,砥礪前行。蒙山縣委、縣政府正團結帶領22萬各族人民移除貧困大山,同奔康莊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