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人員掃碼加入服務站微信群。
????梧州日報訊 “通過檢察機關的‘流動法律服務站’協調、監督,轄區300多人的企業起死回生,威脅到2000多戶5000多人生命的消防通道終于得到解決了。”近日,說起檢察院創新的“法律服務微信新平臺”時,藤縣縣城城西社區副主任彭金漢感激不已。
????“檢察機關的‘法律服務微信平臺’就像一面鏡子、一把利劍,時時警醒自己如何履職、如何用權,預防職務犯罪。”藤縣交通局航運所副所長蒙文輝感觸。
????“新媒體平臺是檢民溝通的新渠道,我們要始終堅持服務為民的工作宗旨,讓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得到‘一鍵解決’,讓‘少跑腿’成為常態。”藤縣檢察院檢察長何凱兵說。如何為廣大群眾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務,成為藤縣檢察機關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司法改革試點的一大課題。去年以來,藤縣檢察機關大膽嘗試打造“互聯網+”監督利劍,依托設在企業、鄉鎮、社區(村屯)檢察工作服務站,創新開通“微信法律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每天24小時提供法律服務。
????“指尖上的服務站”筑起檢民暖心橋梁
????“哪里的群眾有法律需求,我們就應責無旁貸地將法律服務送到哪里,要讓百姓成為法律的明白人。”今年4月13日,正在藤縣陶瓷園區企業開展法律服務的藤縣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周遠宏對筆者說。周遠宏現在比以前更忙了,因為多了一個“身份”——“藤縣檢察院微信法律服務站站長”。
????“我們的服務范圍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各單位、各人民團、駐藤中直、區直、市直單位;藤縣范圍內的廠礦、企業、個體經濟業主、人民群眾。服務內容有微信普法、宣傳法律知識、法律熱點、解決法律難點、法律疑點、法律糾紛以及以案說法、以案釋法。”周遠宏拿出印有服務站微信二維碼的“流動牌子”,一邊現場指導工人掃描加入服務站微信群,一邊向筆者介紹。
????“感謝藤縣人民檢察院法律服務微信平臺幫我解決企業拖欠我村村民30多人2個月的工資30多萬元。”“握在手里的手機,就是我們維權的武器。”今年春節前,藤縣工業園區某公司的工人陳永堅在微信群里打趣地說。
????許多像陳永堅一樣的群眾感受到了“指尖上的法律服務站”帶來的變化和護佑。 今年1月份,在外地打工的盧某通過微信服務站平臺,查詢到村主任因受賄罪被立案查處,馬上聯系檢察機關,很快,盧某的同心鎮親戚父子領到低保3000元。
????藤縣檢察機關通過創新微信法律服務新平臺公眾平臺,以點對點的方式,及時將相關信息與案件當事人零距離分享,為他們及時獲取案件信息提供了方便,類似的溝通方式與“私人訂制”無異。
????“雖然起步不早,但我們正努力做到最好。通過微信服務平臺,檢察機關和群眾之間就像架起了一座橋梁,互動更加直接、及時,陽光檢務的發布周期也會進一步縮短。”藤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永介紹 。
????互聯網+服務,打造護佑百姓的“利劍”
????采訪中,筆者還了解到,該院緊抓“互聯網+”快捷高效、精準傳播的特點,還創新了“新媒體+預防+檢察扶貧”“新媒體+民行檢察”等金點子,有效推動了新媒體與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把護佑百姓的“利劍”。據統計,該院自去年“微信法律服務站”平臺運行以來,已發布各類檢務資訊100余條,群眾互動600余次。
????打破虛擬,走近群眾。藤縣檢察院新媒體法律服務站建立起第一時間掌握線索、第一時間整理預案、第一時間回應疑問、第一時間反饋處置結論的“四個一”媒體聯絡機制,開拓了檢察工作信息發布主陣地,增強了對涉檢信息的吸納能力、處置能力、預判能力。目前,“微信法律服務站”對于平臺匯集的涉檢疑問、法律咨詢、控告申訴等問題,該院能夠突破虛擬平臺的溝通障礙,主動與當事人溝通聯系,積極約訪、下訪、回訪,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縣港埠公司是一個合法碼頭,是藤縣經濟的發展的動力和保障,現聽說有的行政執法部門通過變相手段在防洪堤閘門口設置3.5米的限高設施,如果是這樣,港埠公司及下屬300多人的生活如何解決,合法碼頭搬遷到哪里,如何安置職工?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引起上訪或是流血事件的發生。我們該怎么辦?還請檢察機關監督。”
????“你好,聽說某行政部門初定在防洪堤閘口設3.5米限高設置,如果是這樣做那么閘口以上十幾幢高樓,戶數2000戶左右,住戶人數5000多,請問檢察院法律服務平臺,如果發生火災,消防救援車沒法通過造成后果由誰負責?” 去年11月初,藤縣港埠所職工和城西社區的居民紛紛通過法律服務平臺咨詢。
????“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的事我們檢察機關一定要主動介入,有所作為……”接到匯報,檢察長何凱兵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指示民行科迅速調查處理。
????2016年12月5日,在縣委政法委的協調組織下,縣政協、人大、檢察院、水利、防洪公司、消防、交通、社區等部門聯合會商,大家一致認為,保障小區的消防通道暢通關系到2000多戶5000多人生命安全,有關行政機關亂作為、不作為如不糾正,又會引起一系列的預防職務犯罪。
????很快,消防部門在交通部門的復函中明確規定,消防車道應符合凈寬度和凈空高度不應小于4.0m。為此,某行政部門取消初定在防洪堤閘口設3.5米限高設置的計劃,徹底解決2000多戶5000多人生命財產安全問題,300多人的企業起死回生;同時有效地預防了3人以上的職務犯罪的發生。
????目前,藤縣檢察院的“微信法律服務站”設到了10多個碼頭和企業,為西江黃金水道和“一帶一路”戰略護航。
????互聯網+普法,讓百姓成為法律的明白人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微信法律服務站”把規范作為自己的生命。為了規范服務站的工作,藤縣檢察院制定出臺《藤縣人民檢察院關于構建法律服務微信新平臺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確了服務站的性質、 功能定位、職責范圍和業務流程,使服務站民行檢察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服務站在各個鄉鎮、街道、企業宣傳欄內公開張貼 《微信法律服務站二維碼》,向群眾公開服務站檢察官聯系方式和監督渠道,切實增強檢察工作的透明度。
????藤縣檢察院開通“流動法律服務站”微信群,邀請企業、村(社區)干部加入微信群,借助這種全新的方式,積極開展互動,為群眾答疑解惑,并將實用的普法信息和轄區的社會治安工作動態,通過文字、圖片、案例等形式向微信平臺的用戶發送,使用戶可以方便地借助手機微信來學法用法,讓群眾輕松成為“法律明白人”。
????“嫖娼被捉會被判刑嗎?”微信號叫“文”的問。法律服務站的檢察官回復:“違背婦女意志的強迫的行為屬于強奸,是要被判處刑事責任的;雙方有金錢交易的那就屬于賣淫,要依治安管理條例處罰。”
????“農村人開車出縣城被扣,交警要求補交過去四年保險和年審費用合法嗎?”微信號叫“黃劍梅”詢問。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回答:交警的處罰是有法律依據的。
????“請求檢察院幫我們銀行解決我行起訴藤縣順通公司拖欠貸款300萬元的執行案件!”“用于抵押給我行的抵押物藤縣東山路452號房屋于近期在法院進行變賣,請檢察機關依法進行監督!”2016年12月初,藤縣“微信法律服務站”收到某金融單位的請求。
????同年12月26日,在藤縣人民檢察院的全程監督下,藤縣人民法院依法啟動變賣程序,對一起執行案件標的物即房屋進行變賣。經過競價,標的物以330萬元的價格成功變賣。
????“@藤縣檢察院法律服務站,點贊!敢于對社會不良現象動真格,讓人民群眾看到希望,是對社會的一種促進。”
????藤縣縣委書記黃東明對藤縣檢察機關法律服務微信新平臺該項工作高度評價,認為是為藤縣經濟保駕護航,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的一項創新工作。目前,該縣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紛紛主動加入藤縣人民檢察院法律服務微信新平臺,學法守法,并咨詢有關法律知識。
????“鄉鎮檢察工作站一直監督這筆錢的管理和使用,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通過微信法律服務站@我。”近日,周遠宏和金雞鎮檢察工作站工作人員和村民在一起,就大家提出的村集體土地的征地補償款“不分給他們,放在村委會不放心”的問題作了如此答復,大家表示認同。 微信法律服務站聘請社區(村屯)干部為聯絡員,雙方定期互動、反饋信息。民行檢察干警定期到聯系點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現場接待群眾來訪、提供法律咨詢、調解矛盾糾紛,成為該院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又一舉措。
????“微信法律服務站”拉近了檢察官與群眾的距離,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成為檢察院開展便民服務的又一個重要窗口。去年以來,藤縣檢察機關以開展“保民生、促三農”和“扶貧攻堅”專項行動為契機,利用駐鄉鎮檢察工作站將檢務公開的重心下移,研究出一系列直接面向群眾、切實方便基層的工作舉措,努力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該微信平臺發布各種法律法規及圖文信息500余條,為群眾答疑解惑1500余人次,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李繼遠 覃遠成 周開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