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韋運清)今年,我市城市建設提升工程重點推進基礎設施、新區建設、旅游文化、安居工程、公共服務、環境優化等6大類15大項52個城建項目,計劃投入資金約54億元。據統計,1—3月已完成年度投資12.0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2.34%。
有關負責人表示,今春以來,受雨水增多及部分項目節后復工較晚的影響,城市建設工程整體推進不利,好在多個項目及時調整人員和機械搶抓施工,追趕進度,促進工程建設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基礎設施類工程中,有市民比較關注的機場、道路、橋梁、防洪堤等建設項目,共有5大項19個小項,今年計劃投資34.03億元,占到城市建設工程年度計劃總投資的一半以上。近段時間以來,西江機場項目建設單位投入1500多名施工人員和上千臺施工設備開展作業,以“5+2”、“白+黑”的方式舉措,推進工程每日挖填方量突破40萬方,建設進度取得較大突出。西江三橋、西江四橋和西江特大橋工程也在搶抓汛期前的有利時機,加班加點趕節點、追進度。還有市環城高速、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梧州段)、207國道東繞城過境公路等道路交通工程,以及長洲防洪堤、高旺防洪堤、塘源防洪堤等多個水利大會戰項目,都在積極推進主體施工。一季度,基礎設施類工程完成年度投資9.3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7.4%,成為進展相對較快的項目類別。
新區和安居工程類項目建設進展也較為理想,一方面,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蒼海新區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實施污水處理和路網工程以及景觀和公共服務設施工程,以紅嶺CBD商務區(三祺城)和彰泰·玫瑰園領銜的房地產和商務開發項目也在今年加速推進。另一方面,我市自年初開始就重點部署工廠一路、新興一路、富民三大片區以及河東舊城改造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同步推進征地拆遷安置補償,以及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和環境改造。兩類項目一季度分別完成投資1.96億元和0.46億元。
舊城改造、公共服務和環境優化方面,我市今年共安排了5大項15個小項目,涉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學校和醫院改造提升、停車場和污垃設施建設項目,目前多個項目還處在前期工作階段,未進入實質施工。接下來,將陸續啟動河東騎樓城整修保護和河東百花沖“三總府”重建工程,做好工人醫院門診綜合樓與市婦幼保健院業務樓擴建(兒童醫院)項目以及市職業教育中心、梧州高中新校園二期工程,并加快推進停車場和市第三污水處理廠、靜脈產業園等污垃項目建設。按照計劃,我市今年將建設國有土地權屬范圍內公共地下停車場4個,約1250個停車泊位;公共停車智能誘導系統和地面停車場建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