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孫穎春)梧州市通信基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通信基站建設63個,完成改造通信基站131個;市電信網絡升級改造項目完成城市15000戶光網改造;“光網梧州”暨“十三五”信息化建設項目完成8000戶光纖到戶接入建設,實現25%自然村屯光纖網絡覆蓋,加快推進梧州市云計算中心建設……近期,我市一批信息化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為電子信息產業提速發展夯實基礎。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是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近年來,我市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兩化融合”等戰略部署,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充分發揮其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去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62億元,同比增13.9%;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速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產值超億元企業11家。今年1至3月,全市16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29億元,同比增長27.8%。
????《廣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梧州與賀州、貴港、玉林信息產業共同組成廣西新一代信息產業“一核一軸兩翼”布局中的其中“一翼”。梧州以粵桂特別合作試驗區電子信息集群、梧州工業園區為核心,建成產業轉移承接與提升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基地,重點發展手機主板、整機及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發展掌上多媒體產業及電子信息服務產業,配套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根據規劃,我市進一步加大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力度,逐步優化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逐步形成軟硬兼備、相輔相成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
????在制造業領域,我市積極貫徹“寬帶中國”戰略,大力推動高速寬帶網絡及移動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一批“兩化融合”項目。據統計,我市現有廣西信息化示范企業5家,廣西信息化應用企業52家,廣西兩化深度融合標桿企業3家,廣西工業園區兩化融合試點園區2個。以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我市大力實施信息惠民“一體兩翼”工程,先后與中興通訊公司、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國家信息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信息化建設駛上快車道。目前,梧州已成為全國首個跨省醫療服務的地級城市、廣西首個實行簽約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的城市、廣西最早啟動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及國家居民健康卡建設的城市,智慧社區工程率先實現基層服務全覆蓋,智慧養老工程致力于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我市已基本形成上聯省主干線網、下聯縣區分配網、空中衛星傳播、地面微波覆蓋的立體網絡,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和電視,寬帶網絡縣、鄉全覆蓋,860個行政村已接入寬帶,覆蓋率99%以上。
????盡管我市電子信息產業近年發展迅速、科技含量逐漸提高,但產業總體規模與東部城市仍有較大差距,產業尚處于價值鏈中低端,企業規模偏小、終端產品少、產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較突出。為此,市發改、工信、投資促進等部門將加強聯動配合,以重點園區和拳頭產品為紐帶,加大電子信息產業精準招商力度,著力推動一批電子信息重大項目落地建設,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努力提升電子信息發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