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察整改見成效
梧州日報訊(記者 蘇云燕)日前,記者從市環保部門獲悉,相關部門結合日常“雙隨機”抽查工作和各類專項行動,完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加快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水直排口整治,確保相關整改工作按時間節點完成。
去年11月中旬,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向自治區反饋督察問題清單,其中有全區共性存在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問題,以及我市存在的飲用水源保護區排污問題。
在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問題方面,我市組織各相關部門對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調查,按照相關整改要求,計劃今年年底前完善全市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正常。據了解,全市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分別是梧州長洲工業園、梧州工業園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其中梧州工業園區已建成北區污水處理廠,長洲工業園目前只有幾家機械加工類企業正常生產,污水可以通過市政管網進入到市第一污水處理廠作二次處理,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江南片區的塘源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污水處理設備已準備就緒,待入園企業投產有污水產生后即可投入使用。目前,我市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較好,并未出現大量工業廢水沖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或直接超標排放現象。
在飲用水源保護區排污的問題方面,市政部門加快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直排口整治,同時有序推進市第三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準備工作,按照相關要求,整治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據悉,我市城區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有9個排污口,梧州學院、火山油庫、冷水沖等7個直排口的整治任務已基本完成,平浪-婆沖直排口的一體化處理設施與市政渠提升泵站部分基礎已安裝完成,錢鑒下直排口正進行一體化提升泵站基礎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