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藝隊在節慶活動中帶來舞蹈表演。(資料圖 由潘瓊珍提供)
????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梁少歡
????居民的興趣愛好如何發展?居民有表演特長又該如何施展?社區文藝隊伍的組建與發展,就能較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結合“雙報到”活動,幸福社區在原有社區文藝隊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文體資源優勢,先后組建起了老年舞蹈隊、合唱隊、戲曲隊、健身舞隊、太極拳表演隊等八支文藝隊伍,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生活,也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5月14日是母親節,幸福社區在當天舉辦了一場文藝演出,社區文藝隊的隊員正是此次演出的主要表演者。雖然表演場地不算太寬敞,但隊員們無論是服裝,還是舞臺表演的水平都頗有“范兒”,贏得了社區居民的贊賞與認可。
????喜樂緣歌唱隊在當天的活動中帶來了民族特色歌曲《阿里里》的演唱,隊員劉阿姨初次登臺,雖然有點生怯,但仍跟隨隊伍一同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表演。作為該歌唱隊的組建成員之一,黃美珍告訴記者說,大部分社區文藝隊的隊員并非專業出身,缺乏舞臺經驗,但憑著興趣愛好,經過一番摸索鍛煉,也總能學會放松心情,享受表演過程,與社區居民同樂。
????黃美珍介紹,喜樂緣歌唱隊現有隊員二十余名,大家因為興趣愛好相同而湊到了一起。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是團隊里的文藝氛圍活躍,隊員碰到喜歡的歌曲都會第一時間拿到隊里和大家分享,進而一同排練,相互學校,以提高演唱水平。
????相較之下,繽紛舞蹈隊的演出則更為“老練”。舞蹈隊的大部分成員已相識多年,培養了一定的默契。在當天的文藝演出中,繽紛舞蹈隊帶來了《最美的歌獻給媽媽》《家鄉好》《山里紅》等五個舞蹈節目,不少舞蹈表演者頗有“臺柱”之風。
????舞蹈隊組建成員之一何嘉玲年約60歲,她告訴記者說,有了社區方面的統一組織,隊伍排練時間變得相對固定,公開演出的機會也增多,影響力得到提高。因此,隊員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還吸引了不少新成員加入。
????“除了母親節,隊伍平時還會在建黨節、國慶節等節點,排練和演出貼合主題的節目。”何嘉玲說,社區文藝隊不但為社區文藝愛好者提供了培養興趣、施展才藝的空間與平臺,也能豐富社區居民的文體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參與其中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
????據幸福社區工作人員潘女士介紹,今年以來,多支社區文藝隊伍在節假日的活動中帶來精彩的演出,既擴大了社區居民的個人社交圈,也有利于拉進社區居民間的距離,輻射社區工作的宣傳范圍。為加強對這些文藝隊伍的指導,幸福社區“雙報到”單位梧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會不定期派出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專業輔導課,開辦電子琴、書法等興趣班,與社區共同打造“幸福社區文化舞臺”,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