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凌一帆 盧韻)近年來,我市完善創業機制,放寬創業政策,廣泛動員和引導返鄉人員積極留鄉創業就業、參與家鄉建設,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我市是桂東地區的勞務輸出大市,外出務工人員66.6萬人,其中有37.2萬人在區外務工。從2013年起,我市區外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人數逐年大幅增多。各級各部門緊密配合,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黨員創業示范戶+貧困戶”的模式,提供專業技術培訓,介紹創業致富項目和創業信息等,使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數量和質量逐年上升。
????返鄉人員在創業過程中運用網絡、電商等平臺推銷農產品,或創辦企業和其他經濟實體,發展成為企業家、種養專業大戶和個體經營戶,推動了農村產業的發展。蒙山縣新圩鎮新圩村李福賢,返鄉后成立了福壽紅心火龍果家庭農場,但面臨啟動資金不足的難題。縣人社部門獲悉后主動上門了解需求,并協調當地農業銀行幫助李福賢申請10萬元農民工創業擔保財政貼息貸款,還多方籌措投資資金35萬元。現在,李福賢的農場里種植55畝水果,百香果、紅心火龍果年產值達38萬元,還帶動村里的貧困戶一起流轉更多土地,擴建果場。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丘增富,通過為農戶提供“上品金玲”西瓜和辣椒種植技術和提供培育種苗的方式帶動安平鎮古院村、同心村、鳳新村、富寧村、富羅村、羅同村等350農戶實施西瓜和辣椒種植,公司還以保低價格包回收銷售,激發村民創業就業熱情。
????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就業新常態,我市依托現有工業園區、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創建了藤縣、蒙山縣2個自治區示范性農民工創業園,每個園區獲自治區500萬元資金補助,以及園區建設用地指標扶持,幫助解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初期用地難、建設難、發展難等一系列問題。藤縣農民工創業園一邊建設一邊招商引資,目前已有入駐企業19家,其中由農民工創辦的企業就有16家。蒙山縣農民工創業園依托縣工業集中區,按“園中園”模式建設,目前已建成3條園區道路,蒙山縣物流配送中心、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平臺和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即將竣工,廣西枕水人家絲織品有限公司、蒙山縣鴻慧食品廠等21家農民工創辦的企業已申請入園。
????我市還對接產業發展,謀劃打造了梧州六堡茶工、梧州人工寶石工和岑溪電子設備裝接工3個廣西優秀勞務品牌,利用扶持和補助資金推動建設梧州職業學院、岑溪市技工學校2個自治區農民工培訓實訓基地,購置流動培訓鑒定車,聘請老師和組織教材等,打造“多功能流動培訓平臺”,提高送培訓進村、進組、上門,提升“送培訓”質量,緩解我市農民工培訓難的矛盾。據統計,2015至2016年,我市共獲自治區下達農民工創業扶持資金3481.87萬元,優秀勞務品牌、培訓實訓基地共培訓2300多名農民工,培訓后就業率達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