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近日,家住市區的市民楊女士反映稱,她讀高中的女兒購買了一些進口包裝的護膚品,因為看不懂全是外文的外包裝,楊女士十分擔心產品的質量。為此,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進口商品店發現,確有不少進口化妝品無中文標簽。市食藥監部門提醒,進口化妝品必須有中文標簽,市民購買時一定要謹慎。
????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在文瀾路一家化妝品店內購買了一些進口防曬霜和面膜,產品外包裝上全是看不懂的外文,生產廠家、產品成分等信息一概不知,“這些沒有中文說明的化妝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貨。”楊女士對此表示十分擔憂。
????為此,記者來到位于太陽廣場的優洋上品跨境直營中心,在日化品區看到,進口商品的外包裝上全部是外國文字,一般人無法看懂,但上面都貼著方形的白色標簽,寫明了商品的名稱、產地、成分等詳細信息,方便國內消費者了解。在文瀾路的幾家進口商品店,多數進口化妝品都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完全由英文或其他語言作為產品說明,消費者只能通過詢問商家才了解到產品簡單的信息。這不僅讓消費者真偽難辨,更是埋下了購買假冒偽劣產品的安全隱患。
????對于進口產品的標簽標識,大多數消費者并不了解。“國外產品沒有中文標識好像挺正常的,很多海外代購商品都沒有,難道它們都是假貨嗎?”經常使用代購化妝品的市民彭女士提出疑問。
????對此,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口化妝品進入中國市場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檢驗合格后,進口產品貼上了中文標簽才能被銷售。中文標簽上會標明原產地、代理商、保質期等信息,反之,如果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意味著該產品未經檢驗直接流入市場,質量無法保障。
????據介紹,目前我市市面上的進口產品主要存在無中文標簽、標簽不規范等問題。“沒有中文標簽的進口化妝品、進口食品,進貨渠道不明,貨品質量很難保證,市民購買時一定要謹慎。”市食藥監局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商品時需從正規渠道購買,不要盲目選擇微商、代購等不可追溯渠道,注意查看商品中文標簽是否齊全,詢問清楚商家貨品進口情況,必要時索要購物票據,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