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圩區新地鎮大同村的村民行走在新橋上。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紀榮蘭?通訊員?蔡遠寧)這兩天,龍圩區新地鎮大同村的村民們心情愉悅,因為大同新塘基橋經過一段時間的保養,終于正式通車了。6月8日,很多村民一大早就來到位于大同村新興組的這座新橋,他們興奮地在橋上來回行走,感受新橋建成通車帶來的便利。
????“盼了那么久,這座橋終于竣工了,村民們都很高興。現在,村里的小孩上學、村民種田和運輸木材都方便多了。”站在嶄新的橋面上,大同村的老支書陳天全望著新修的橋,心情很激動。陳天全告訴記者,大同新塘基橋從動工到建成,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新橋剛修好的時候,盡管距離通車還有一段時間,但村民們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有空就來新橋附近走走看看。有的村民還自發給橋面灑水,義務做好橋梁的養護工作。
????新地鎮大同村第一書記何謹說,雖然大同村這條河河水并不深,此前也搭建了簡易的涵管橋梁,但是每逢下雨的時候,由于出水口小,上游的水田經常被淹,下暴雨時積水還會淹沒橋面,村民出行也極不方便。他和其他駐村干部在進村入戶時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大同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開會,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經過多方努力協調,大同新塘基橋被列入了“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項目,并得以很快就開工建設。
????大同村村主任陳顯堅也說,大同新塘基橋能建成,多虧了“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的實施,還離不開駐村干部和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原來早在今年3月份,梧州市領導調研組到扶貧掛點村龍圩區新地鎮大同村開展脫貧攻堅調研工作時,大同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和大同村村民代表均向調研組反映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為解決村民的安全及出行問題,調研組與龍圩區、新地鎮的相關負責人,現場與駐村干部、村委對接研討,致力解決村民的出行難題。隨后,各方經過努力,籌措了10多萬元資金,徹底解決了修橋的資金難題。4月25日,施工隊來到大同村,“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大同新塘基橋項目正式動工。該橋建成通車后,困擾大同村500多村民的出行安全、農田受淹等問題也隨之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