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莫偉婷 盧韻)近年來,我市圍繞產業開發,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幫助貧困群眾參與發展產業,獲得穩定收入。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在貧困地區開展金融服務并不容易,既要保證業務有效開展,又要防控風險。為此,我市通過健全工作協調機制、配合金融機構開展扶貧小額信貸評級授信工作、安排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及貼息資金,精準匹配金融供給和需求,進一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去年,市本級建立由扶貧、財政、婦聯、金融、農合等部門單位組成的市扶貧小額信貸聯席會議制度,及時處理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中需要跨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簡化手續流程、縮短放貸時間,并通過貧困村第一書記、幫扶聯系人、村干部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金融扶貧知曉率、應用率。各級扶貧部門按照自治區要求,配套落實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和貼息資金,在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需求、壯大脫貧“領頭雁”隊伍的同時,有效防范信貸風險。目前,全市累計完成57090戶貧困戶評級授信工作,授信金額21.73億元,已發放扶貧貸款12.84億元。
????在創新金融扶貧模式方面,我市在桑蠶、水果、中藥材、茶葉、家禽家畜等農業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推行產業鏈貸款模式,鼓勵產業鏈上下游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吸收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入股或合作經營,將傳統的“點對點”銀行信貸支持,轉變為“點對線”的產業鏈金融支持,建立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利益鏈接機制。現在,全市共培育和認定173家有帶動能力的市場經營主體,根據其發展資金需求、貧困戶貸款用途意愿等因素,吸收貧困戶扶貧小額貸款入股,并按簽訂的扶貧帶動協議給予貧困戶不低于入股資金8%的收益。
????此外,市扶貧辦還與五家大型保險公司合作,把保險扶貧納入脫貧攻堅總體部署,使金融保險與新農合成為貧困群眾的“雙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