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王日東在陳婆婆家中幫她維修用電線路。 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攝
????西江都市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黃瑞明
????作為一名老黨員,不管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東山社區居民王日東樂于助人的心態從來沒有發生改變。這些年來,無論是在龍圩區大坡鎮的一些村落,還是在東山社區內,都留下了王日東幫扶他人的身影。
????關心社區大小事
????“我家的電磁爐又燒壞了,家里突然停電,你能過來幫忙看一下嗎?”6月11日上午,住在太和路8幢的獨居老人陳婆婆做飯時,電磁爐的線路發生短路,造成家中停電,不知如何是好的她,習慣性地打電話向王日東求助。隨后,年近七旬的王日東拿著工具來到陳婆婆家中,經過一番檢查,確定問題所在后,很快就為陳婆婆修復了其家中的用電線路。
????由于年紀大,外嫁的女兒又不能經常在身邊照顧,平日里,陳婆婆家中的不少事情,都有賴于王日東的幫忙。小陽臺出現漏水、防盜網破損了……王日東沒少為陳婆婆家中這些修修補補的工作操心。“他是一個難得的好心人,會經常過來關心我這個獨居老人。我遇到問題聯系他幫忙時,他基本上都是隨叫隨到。”陳婆婆感激地說道。
????除了幫扶獨居老人外,在東山社區里,王日東還常常為社區提供義務勞動。房屋周邊道路破損,他既出錢又出力,組織居民硬化路面;居民樓樓道、周邊小街小巷環境臟亂,他就主動前往打掃;社區組織居民開展活動,他也起到積極帶頭作用……
????向困難村民伸援手
????很多人以為,王日東心態樂觀,積極助人,是因為他有較為安逸的生活。其實不然。1998年,王日東下崗了。下崗后,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利用自己在水產經營方面的資源,做起了水產雜貨的小生意,用摩托車載著水產雜貨到多個鄉鎮叫賣。盡管生活艱苦,但王日東幫扶他人的腳步從未停歇。
????由于年輕時曾去大坡鎮插隊,因此,王日東的水產雜貨也主要銷往大坡鎮的一些村落。在大坡鎮夜村、育民村等地方,因為經常前往,熟悉村內的一些情況,所以王日東也常對村內一些困難村民伸出援手。而這些幫扶一直持續至今。
????年過七旬,經常受到王日東“關照”的大坡鎮夜村村民黎慶林說,自己家中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生活比較困難。十多年來,全憑王日東接濟,他們一家才能維持生活所需。
????黎慶林還透露,在大坡鎮周邊的一些村落,有不少村民都接受過王日東幫助:夜村村民韋沛林的孩子要上學,學費是王日東幫忙解決的;育民村的袁阿姨生活貧困,王日東出資為她買來了雞苗、鴨苗……眼下,王日東每次下鄉都會買上一些衣物、食物,送給有需要的村民,對于一些生活困難的家庭,他還直接掏錢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
????王日東的愛人呂瑞芳坦言,對于王日東整日為他人的事情奔波,自己起初是有怨言的,“特別是他退休后,總是想著怎樣去幫扶他人,怎樣去服務社區,日子過得比退休前還忙碌”。
????不過,一件事情改變了呂瑞芳的看法。一天,經常受到王日東幫助的陳婆婆特意送來一件手工織的毛衣,讓呂瑞芳懂得了王日東熱心助人的意義所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相互關心的感覺真的很好。”呂瑞芳說。此后,呂瑞芳不僅支持王日東幫助他人,還加入到幫扶行列中,與丈夫一起通過實際行動關心、關愛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