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萍 通訊員 鐘斌明 黎杰源
????蒼梧縣沙頭鎮上垌村有占地幾十畝的本地土雞養殖場和生豬養殖場,還有一百多畝的青梅和黑皮冬瓜示范種植基地。村民鐘祖堅和妻子每天到養殖場、種植基地干活,月收入加起來有4000多元,他們還是當地種養專業合作社社員,每年可按收益拿分紅。近期,他們申請了扶貧易地搬遷,很快就可以建新房搬新居了。“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還可以入住新房,日子越過越好了。”鐘祖堅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上垌村現有村民516戶2291人,其中貧困戶82戶351人,貧困發生率達到16.79%。該村種養合作社是當地黨組織和經濟能人牽頭成立的,以整合農業資源、吸納貧困戶入股、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等模式,發展生態循環立體種養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如今,合作社發展社員300多人,村里貧困戶都已入社。
????成立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
????“以前村里缺乏龍頭帶動引領,農業產業處于零散狀態,經營效益低,更無主打特色產業,群眾僅靠零種散養或者外出打散工掙錢。”上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黎錦圖說。為給村民打造增收“靠山”,村黨支部牽頭把黨員、創業大戶和致富能人聚集起來,成立了久寶利種養專業合作社,著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
????去年以來,合作社建立社龍崗種植養殖基地和欣榮生態果蔬種植基地,通過“黨支部+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對貧困戶的承包地、幫扶資金、生產資料進行集中管理使用,并吸引貧困戶基地務工,增加其收入。上垌村委會主任鐘永勝說,對于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合作社優先吸收,引導他們通過扶貧資金投入、勞力投入等方式加快增收,并幫助合作社解決勞動力問題。家庭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則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收取租賃費或參與分紅等辦法帶動其家庭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流轉土地1000多畝,養殖本地土雞、本地土豬和蒙瑤黑土豬,種植青梅和黑皮冬瓜。今年初,養殖場出售第一批三黃雞8000多羽,收入近45萬元,合作社按章程發放入股分紅十多萬元,68位社員,包括30戶貧困戶,每戶領到了幾千元不等的現金分紅。
????與龍頭企業合作促長期發展
????“要實現合作社持續發展和穩定增收,就要建立起長效的種養規范和管理銷售系統。”合作社社長鐘祖占說。為更好地謀劃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多位村干部和經濟能人成立了扶貧產業發展小組,積極發揮信息來源廣泛、人脈資源豐富的優勢,多方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
????經過努力,近期合作社分別與岑溪古典雞公司、蒙山金宇特色農業發展公司、梧州通達農牧業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由合作社負責土雞和生豬的養殖,三家公司分別負責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降低合作社經營風險。
????當前,合作社已建成養雞場兩個,雞舍1500平方米,以山地放養方式養殖三黃雞,存欄約2萬羽,計劃全面投產后可年出欄三黃雞6萬羽以上。占地面積10畝的本地土豬養殖場已經全面投產,可年出欄本地土豬3000頭以上,預計年純收入45萬元。占地面積30畝的蒙瑤黑土豬養殖場正在逐步投產,將可實現圈養蒙瑤黑土豬1000頭,預計年純收入35萬元。此外,今年新建的黑皮冬瓜示范種植基地占地60畝,年種植兩季,預計年產冬瓜60萬公斤,按照收購均價每公斤1.2元計算,年純收益有幾十萬元。占地150畝的大青梅果種植場,也可帶來30多萬元的年純收入。
????“養殖本地土雞、本地肉豬、蒙瑤黑土豬,種植大青梅、黑皮冬瓜只是合作社發展的第一期計劃。”鐘祖占說。按照合作社的規劃,基地產業發展將分三期實施,第二期將推進三華李種植及銷售,第三期為沙頭地瓜種植及加工。幾個項目預計可以輻射本村及周邊農戶3000多戶,為每戶貧困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并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路子已經鋪好,效益逐步增加,這樣一路走下去,上垌村今年就可實現所有貧困戶脫貧,并逐步走向致富。”黎錦圖自信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