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今年以來,我市緊扣為民、務實主題,通過一線征集民意、一線服務推進、一線合力建橋的“三個一線”舉措,黨群連心合力實施“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線征集民意。我市利用黨代會、返鄉農民工座談會、基層調研座談會等各類會議契機,圍繞近年來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部分村屯橋梁年久失修影響群眾生活生產問題,聽取農村基層黨代表、返鄉農民工代表等意見建議,傾聽基層群眾呼聲。在項目組織上,各地開展“我的家鄉要修橋”網絡征集活動,圍繞橋梁選址、設計等問題,廣泛聽取網民意見建議,通過網絡問政平臺及電話咨詢共收集群眾及網友意見建議40多條。經過調查摸底,全市農村地區需修復整治危橋346座,需新建橋梁344座,預計投資2.43億元。
????一線服務推進。我市整合發改、交通、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資源,在市、縣、鄉三級成立“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活動辦公室,強化項目管理指導推進。市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建立路橋工程師專家庫,成立技術專家組,負責對橋梁設計、施工、質量、安全等監督指導,56名橋梁技術專家共深入農村一線實地核驗、技術指導1000多人次,確保橋梁項目建設質量。各地成立“黨員先鋒服務隊”,組織開展“黨旗飄揚進工地”“一線黨旗紅”“一線建功大行動”等,通過服務隊一線走訪調研、督促指導、協調化解矛盾糾紛等,確保橋梁建設項目有序推進。
????一線合力建橋。“第一公里·橋”工程堅持“三個優先”原則(即通往貧困村的橋梁優先,輻射人口多的橋梁優先,群眾反映強烈、修橋積極性高的橋梁優先),以蒼梧縣深塘村作為示范點,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完成黃茅組塘底漫水橋等11座橋梁建設,示范帶動農村黨員群眾投工投勞參與建設5萬多人次。全市各級采取財政投入、項目整合、企業捐助、部門幫扶、社會支持、群眾籌措的辦法多方籌集資金,通過愛心捐資、冠名建橋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橋。截至目前,全市共整合各方資金共2275.03萬元,其中群眾自籌65.78萬元,截至今年5月全市累計開工建設農村橋梁188座,累計完工123座。(吳祖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