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往年這個時候,藤縣的荔枝已經大量上市,但是筆者從藤縣水果局獲悉,受今年上半年氣溫偏低、雨水過足的影響,今年當地的荔枝成批上市時間推遲到6月底左右,較往年遲了大約一個星期。雖然上半年氣溫偏低影響了荔枝的收成,但是今年的荔枝產量不會比去年少,預測全縣約2.8萬畝的荔枝種植面積,總產量大概9000噸,與去年的總產量基本持平。
荔枝雖未大量上市,而藤縣果農們沒有閑著。6月22日,筆者走進濛江鎮健良村,只見滿山的荔枝果園里紅彤彤的果實綴滿了枝頭。“今年掛果比較多,快把樹枝壓彎了。”只見果農程文一家正在忙著用竹子、木條撐起被果實壓彎的樹枝,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荔枝豐收了,得益于農技人員對果樹進行高接換種的技術改良。”健良村的村支書彭財文介紹說,幾年前,一些果農疏忽了對果樹的管理,造成荔枝果實品質差、產量低、價格低、效益差的后果。為此,該縣水果部門嘗試在健良村推廣高接換種技術,調優品種結構提高果品質量,以此提高荔枝產業的整體效益。
經過高接換種后的荔枝樹不僅成花率高、產量高、品質好,荔枝賣價也比普通的荔枝高出很多,很受消費者青睞。“我家3畝黑葉荔枝就是經過高接換種技術改良的,今年開始掛果了,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較以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接的穗有早熟的也有遲熟的,產品可以錯峰上市。”果農李東文對自家經過高接換種技術改良后果園的產量感到很滿意,“這幾天都有客商找上門來想下訂單,我都不著急下單,果子品質好,‘皇帝女’不愁嫁。”
“我們村約400畝的江口荔枝早在一個多月前已被訂購一空。”太平鎮新雅村的村支書黃位忠介紹說,該村的江口荔枝是藤縣眾多荔枝品種中的優品,其特點是皮薄核小果肉厚,果肉蠟白如脂,置于易吸水的薄紙上而不濕潤,上市時間要比其他產區的荔枝遲十來天,采摘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由于其特遲熟,錯期上市,味道極佳,產量又極其有限,售價比普通的荔枝價高出好多倍,今年估計要賣到每公斤30至40元。”
為了解決豐產不豐收的問題,該縣水果部門充分利用當地的農業、水果信息網絡平臺,及時發布各地的荔枝價格信息,讓果農及時了解市場行情,準確把握銷售時機,同時,發揮“農民經紀人”的作用,為農戶與各地客商牽線搭橋,有效緩解銷售壓力。除此以外,該縣水果部門還利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與藤縣中等專業學校農村電商團隊建立了供銷合作關系,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創新“互聯網+荔枝”銷售模式,將藤縣荔枝銷往全國各地。
(西江都市報 黃群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