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義?】陽明心學平兩廣叛亂 東湖紅學開教育先河
        2017-07-05 12:37    梧州日報   記者 羅麗思

        ????作為歷史上的一座軍事重鎮,梧州在明朝充分展現出獨特的政治、軍事地位。當時,中央政府在地方設置兩廣總督府,這在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明成化五年(1469年),總督韓雍開府梧州,由此彰顯出梧州作為當時兩廣政治、軍事中心的斐然地位。

        ????除了韓雍,明代在梧州駐節過的高級將領還有許多,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兩廣總督王守仁。此外,在歷朝為官之品階高者也不少,其中,明代的吳廷舉是個中最出色,也最富戲劇性、最為朝野稱譽的一人。王守仁與吳廷舉,分別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與工部尚書,這兩位朝廷高官,平生素未謀面,卻都與梧州有著密切的關系。

        ????采寫:梧州日報記者 羅麗思

        ????兵部尚書王守仁,安撫招安建功勛】

        ????當年威震四方的兩廣總督府,繼韓雍之后,還來了一位兩廣總督,他就是當時的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梧州就此與這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全能大儒陽明先生有了人文血脈的關系。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而且善于統軍征戰。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更遠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在文學、軍事、書法上都頗有成就,是一位博學碩儒,文武全才。

        ????王守仁畫像和石雕像。(均來自資料圖)

        ??? 而這位碩儒大將到梧州,出任的是第二十六任兩廣總督兼巡撫。自成化年間,韓雍平定大藤峽(后稱斷藤峽)叛亂后,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二十余年。然而正德五年后,當初的叛軍逐漸氣焰囂張,嶺南之地更尤其強烈。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今武鳴)、田州(今田陽)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鑒于總督姚鏌剿賊不利,不能平定,于是明世宗下詔,任命王守仁以原職南京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速到梧州赴任處置。

        ????同年十一月,王守仁到達梧州,駐兵三總府,整頓軍務。其時的三總府,成為朝廷鎮壓廣西叛軍的大本營。相對于姚鏌一味征剿的戰略方針,王守仁的眼光更為長遠,其措施也更為得當。他到任后,在梧州整合各路討伐軍,集中優勢兵力對少數民族的叛亂進行征討,歷經多次戰役外加安撫政策,兩廣地區的少數民族叛亂幾乎全部被平定。

        ????(清)張廷玉的《明史·王守仁》記載,當時王守仁經過考察分析,上奏朝廷,說服朝廷接受改設流官不如仍任用土酋有利的主張,采納土流并治,以流官知府約束土官土目的策略。次年二月,王守仁接受土酋盧蘇、王受的投降,前后僅三個月時間,兵不血刃,平息了田州、思恩的禍亂。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奉命進剿八寨、斷藤峽少數民族起義,率湖廣兵抵達南寧,而盧蘇、王受剛歸降,愿意立功自贖。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與其共同商議,命兵襲剿斷藤峽叛軍。趁叛軍防備弛緩之際,王守仁的軍隊馳馬抵達,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擊,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

        ????《梧州兩廣總督府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調研報告》中提到,在征撫斷藤峽瑤亂時,讓王守仁認識到,少數民族叛亂和廣西當地的民族矛盾,尤其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矛盾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在總督府時鼓勵中原士兵和當地少數民族姑娘通婚以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改善民族關系。

        ????王守仁在用兵方面的成功之處,更為他創立自己的學說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理論,在對前人的學術研究和探索思考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實踐經歷,王守仁最終創立了影響至今的“陽明學說”。梧州市志辦原主任陳金源評價:“王守仁前任的總督,多用武力鎮壓農民起義,而他則認為純用武力鎮壓,農民起義只會越來越多。他運用‘心學’來鎮壓廣西農民起義,從農民首領入手,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不僅僅用武力,還要安撫招安,這種做法獲得朝廷的贊同。”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王守仁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陳金源認為,這一思想屬于唯心主義范圍,但在當時來說,這個思想適應統治者的需要,因此在國內影響廣泛。明朝中晚期,陽明學成為主流學說之一,后更傳至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陳金源回憶道:“在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還專門派了一個考察團到廣西,考察王守仁在廣西的活動,第一站就來到了梧州,對王守仁的遺址遺跡進行考察,后來還拍成了電視。”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王守仁率軍平定瑤民起義后班師回梧。回到梧州不久,王守仁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推薦勛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復,就離開梧州回浙江家鄉了。然而還未待他回到家鄉,同年十一月就不幸病逝于歸途江西南安。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不忘王守仁提攜之恩的總督林富,在梧州建四賢祠,將王守仁入祠其中。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在梧州府城東門,如今東正路與文化路交匯處,建門樓,命名為“陽明樓”。

        ????B 工部尚書吳廷舉,宦海沉浮系民生

        ????明成化至嘉靖年間,梧州還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明朝工部尚書吳廷舉。他清正廉明,犯顏直諫,同時也卓有才干,敢于任事。《明史》列傳中稱他“面如削瓜,衣敝帶穿,不事藻飾”、“言行必自信,人莫能奪”。他為官清廉,愛才惜才,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湛若水就是他一力舉薦的人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清官,為官生涯頗為動蕩曲折,晚年時窮困潦倒。

        ????吳廷舉(1459年~1525年),字獻臣,號東湖,是地地道道的梧州人。明英宗天順三年出生于梧州鳳凰山(又名南蛇嶺,即冰泉沖原衛校附近),其祖先是湖北嘉魚(今湖北武昌)人,明洪武年間調任廣西蒼梧,于是系籍于梧州。吳廷舉從小就過繼給他的大伯父吳英為嗣子,靠大伯母駱氏撫養成人。盡管家境貧寒,但自幼聰穎過人的他,刻苦治學,十六歲鄉試中舉,二十九歲會試登進士,授廣東順德知縣,后歷任成都府同知、松江知府,廣東按察司僉事等職。

        吳廷舉畫像。(資料圖)

        ????為官期間,吳廷舉做事勤勉,克己奉公,建學宮、筑堤防、辦書院,政績卓著,深得民心。但性格耿直的他,也因屢屢揭露奸臣罪惡,得罪當朝權貴,幾度浮沉。梧州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陳侃言就用“銅豌豆”來形容吳廷舉,說他“十蒸九曬本色依然”。

        ????“當時,宦官頭子劉謹和潘忠可謂炙手可熱、只手遮天的權奸。初始出道,淺涉官場,又無后臺和政治背景的吳廷舉斗膽捋虎須,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可見其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的稟賦。”陳侃言介紹,由于潘忠徇私枉法,吳廷舉便上書揭發潘忠二十條罪行,于是潘忠懷恨在心,對他嚴刑拷打,吳廷舉誓不屈服。隨后,吳廷舉再次向劉謹的閹宦集團挑戰,劉謹假傳圣旨,將吳廷舉戴上鐐銬枷鎖,在吏部門前示眾十余天,并嚴加拷打。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吳廷舉依然誓不低頭,最后被流放雁門關,戍守邊關。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因謀反被誅,吳廷舉獲得平反,先后在云南、江西任官。期間,他對賑濟湖廣饑荒,立番舶進貢交易法,疏陳江西軍政六事以防寧王宸濠叛亂等方面,功績卓著,百姓有口皆碑。明正德年間,吳廷舉擔任廣東省布政使,對來廣州的貿易船只實行抽分征稅,打破了明朝朝貢貿易的嚴格體制,凡是沒有勘驗或不到貢期的船只,只要愿意納稅就被允許在當地貿易,這使得“番舶不絕于海澳”,開拓了明代的對外經濟貿易活動。

        ????后來,吳廷舉升任南京工部尚書。然而,在風云變幻、鉤心斗角的官場中,一直剛直自恃的他,到了晚年,愈發感到朝政敗壞,無所作為,也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于是連上三疏,懇求辭官回鄉。明世宗本來勸慰他留任,豈料執意辭職的吳廷舉情緒激動,引用白居易、張詠的詩句“朝廷雇我做閑臣”、“江南閑煞老尚書”,言語不恭,令明世宗甚為惱火,便準他辭官。

        ????退休回到梧州的吳廷舉已是六十四歲。為官四十年,歸來時的他依然像當年那樣,“面如削瓜,衣蔽帶穿”。吳廷舉回鄉后得到鄉親們的熱誠歡迎,他仍住在鳳凰山邊的故居。故居旁有一口不大的池塘,因湖北嘉魚有一東湖,為了寄托故里之思,他便將池塘命名為“東湖”。梧州民眾在他屋旁建了一座書院,他便將其取名為“東湖書院”,并且不遺余力,親自開館教學,人稱“東湖先生”。由于東湖書院是漆紅色的,因此也有人稱其為“紅學”,歷代不斷修建,在冰泉沖原梧州市衛校,有一個叫“紅樓嶺”的地方,據說因此得名。吳廷舉所創辦的東湖書院,可以說開創了梧州書院教育的一個先河,使貧家子弟獲得免費入學的機會,這對當時梧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東湖書院也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為梧州的民間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嘉靖四年(1525年),吳廷舉在東湖書院病逝,終年六十六歲。令人沒想到的是,曾經的一代工部尚書、朝廷高官,卻一生清貧,落得個無錢下葬的境地,靠“巡撫姚公(鏌)經理其棺槨衣裳,乃得入土”,葬在其故居附近,白云山腳下。到隆慶年間,朝廷感念他一生功績,追封為太子少保,謚清惠,加以厚葬,重新移葬梧州與封川接界的“界首”(今界首大隊)虎頭山麓,即如今封開虎山,享國葬之禮。大學士湛若水為他撰刻的《吳清惠公神道碑》,其詞有云:“浩浩東湖,節節蒼梧。哲人降生,申甫為徒。惟申為甫,亦文亦武。惟以附眾,惟以御侮。其才其杰,浩浩節節。深而愈出,百屈不折。遍身是膽,皮囊是智。人當其難,公處則易”,言語間極盡褒彰之情。

        位于塘源兩廣交界處,吳廷舉墓地殘存的石雕像。麥朝樞攝

        ????C 雙尚書樓尊經閣,文化底蘊深而厚

        ????守仁與吳廷舉,這兩位與梧州有著深厚淵源的朝廷高官,盡管平生素未謀面,但二人卻有著不得不說的密切關系。

        ????二人同樣著重發展教育文化。王守仁任兩廣總督期間,大力發展梧州的教育事業,興辦學校、開展講學,推行教化,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使梧州府一改過去的蠻夷習氣。梧州府百姓和文人聽說心學大師王陽明到梧州府就任兩廣總督后,紛紛慕名前來求學,總督府門前士子云集,門庭若市。而吳廷舉也在東湖書院免費讓學生就學,培育才子,把平生積攢的資金,都投入到東湖書院的教學中去。東湖書院藏書室收集書籍數萬卷,全部對市民開放。吳廷舉去世后,因一生清廉,家中物品除數萬卷詩書外,別無他物,經兩廣總督及其弟吳挺弼資助,才草草完成喪儀。

        ????二人對梧州的文化教育所作的貢獻,并不僅于此。吳廷舉去世后,王守仁到任梧州,對吳廷舉敬仰已久的他特意為吳廷舉作祭文,稱頌道:“公之才,如干將莫邪,隨其所試,皆迎刃而解;公之志,如長川逝河,信其所趨,雖百折而不回;公之節,如堅松古柏,必歲寒而后見;公之學,如深林邃谷,必窮探而始得之……幸與公并生斯世,而乃終身不及一面。茫茫天壤,竟成千古之神交,豈不痛哉!”以表達他未能與吳廷舉見面交往的深切遺憾。

        ????由于吳廷舉的親屬因貧困無力經營東湖書院藏書室,書籍不得不束之高閣或任其散失。王守仁知悉后,便組織人員收集整理吳廷舉遺留和散失的書籍,并張榜出資搜集民間珍本,所得書籍數量大大超過東湖書院藏書室。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于府學宮(即如今大東上路孔廟里右側),建尊經閣藏書,閣內藏書分經、史、子、集。王守仁還特意作《尊經閣》記,刻于閣內石碑。后來,王守仁也把他相應的藏書和原來的藏書相結合,擴大“尊經閣”的藏書量。后人就把兵部尚書王陽明和工部尚書吳廷舉共建的尊經閣稱為“雙尚書樓”,以紀念二人在梧州任職期間,對建設尊經閣所作的貢獻。這也是梧州城最早的頗具規模的圖書館,后經歷任知府一再重修,得以留傳300余年,這兩位尚書數百年來也一直為梧州人所銘記。令人惋惜的是,清咸豐七年(1857年),藏書于戰亂中全部散失。????

        ????■延伸閱讀

        ????梧州大事記

        ????明(1368年~1644年)

        ????●嘉靖元年(1522年)

        ????蒼梧共有4462戶,17800人。

        ????●嘉靖四年(1525年)

        ????明前南京工部尚書、梧州人吳廷舉(1459年~1525年)退職后回梧講學于東湖書院。是年卒于家。

        ????大火災。

        ????●嘉靖五年(1526年)

        ????冬 大火災,城外廬舍盡毀。

        ????總督都御使姚鏌建梧山書院,置田14頃。

        ????●嘉靖六年(1527年)

        ????五月 王守仁(陽明)受命提督兩廣、江西、湖廣軍務兼督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廣西思恩。他于十一月二十日抵梧州,即于梧州開府,調4000土州兵駐戎圩。十二月往潯州,七年正月到南寧。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為當時的哲學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是年 建火墻10堵以御火患。

        ????●嘉靖七年(1528年)

        ????王守仁在梧州建尊經閣。十月,病重回鄉,經梧州轉江西。十一月二十九日,船行至南安(今江西大余)病死舟中,終年57歲。

        ????●嘉靖九年(1530年)

        ????蒼梧大火災,燒毀800家。

        ????●嘉靖十一年(1532年)

        ????十一月 虎入城。

        ????都御史陶諧在府治東南總鎮府舊基地建嶺表書院,置書院田。

        ????●嘉靖十五年(1536年)

        ????七月二十三日(8月9日)梧州發生3級地震。

        ????●嘉靖十六年(1537年)

        ????夏 蒼梧大水,東南民房全部被淹沒。

        ????●嘉靖十七年(1538年)

        ????蒼梧大水。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梧州發生兩次大火災。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改千戶所為兵巡道。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梧州已有木帆船與澳門往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蒼梧共有5184戶,19529人。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大火災,城外幾空。總督吳桂芳、守道劉子興、 事林大春添火墻三道,下令梧城民居、鋪舍、全部改換為陶瓦。

        ????總制改為總督,治廣東肇慶。

        ????●隆慶二年(1568年)

        ????總督張瀚因梧州火災頻仍,更改火山為沖霄山。

        ????●隆慶五年(1571年)

        ????夏秋 大旱,饑荒。

        ????總督殷正茂征兵14萬。翌年,命總兵李錫鎮壓府江(今桂江)諸瑤、壯族武裝,奏設昭平縣治,開通府江江道。

        ????●萬歷五年(1577年)

        ????辟陸路由三合嘴(三角嘴),上婆沖,入登大靖嶺、大橋路峒、達沙牛、抵昭平、藤縣。設龍江、古欖、平浪、平波4渡口。

        ????●萬歷六年(1578年)

        ????總督凌云翼鎮壓七山(在今蒼梧新地一帶)等瑤壯義軍,占領連城、半科(在今岑溪境),諸瑤壯義軍失敗。

        ????●萬歷七年(1579年)

        ????總督設行臺于肇慶。(一說是嘉靖十四年)

        ????●萬歷八年(1580年)

        ????罷書院之田,改歸編戶。

        ????整修閱武場。

        ????●萬歷十四年(1586年)

        ????七月 大水災,洪水高于南門1.5丈(5米),漂沒民居800余家,田禾盡被淹沒。官府出庫銀抽糴十分之三平糶賑濟。

        ????●萬歷十六年(1588年)

        ????以清軍同知兼管江防。

        ????六月十一日 梧州大水,南門城內高4尺(1.3米)。

        ????●萬歷十八年(1590年)

        ????都御史劉繼文筑引嘉魚池(鱷魚池)水,由城壕逆流而南,而西北,至力木橋流注桂江,取名護龍堤。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

        ????冬 總督陳大科、巡道戴耀、巡按黃紀賢建蒼龍浮橋于系龍洲下、牛金石之上。浮船142艘,上鋪木板以利行人。后廢。

        ????(摘自《梧州大事記》)

        編輯:鐘笑瑩 黃東瑩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 倒伏樹木伸進居民房屋
        · 小區綠化帶種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綜述
        · 我市2024年漁業執法系列專項行動工作突出獲表揚
        · “嚴起來”以清風正氣凝聚我市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正能量
        · 建暉紙業向高端紙品制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遞量增速高于全區水平
        鄉村畫卷
        文明旅游 不負美景
        一路繁花
        花紅樹綠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業 ...
        六旺樹開花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