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王堅)“做建筑工一天收入200元,2002年就建了房子,現在還承包土地種了西瓜。”日前,龍圩區龍圩鎮大恩村村民阿漢向區委書記宋彤宇細數著自己的“成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七一”前后,龍圩區結合“雙爭”活動,組織各區委常委到所聯系村與村民開展“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活動中,龍圩區區委常委專門抽取一天的時間,分別來到各自聯系的鎮村,深入困難多、問題多、矛盾多的村小組,廣泛聽取干部和群眾的意見,了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虛心向群眾學習。
當天下午,宋彤宇與入住的農戶戶主阿漢一起到田間種西瓜。36歲的阿漢是個很能干的人,他努力工作,種了15畝西瓜,還做建筑工,2002年就蓋起了三層樓房。宋彤宇告訴阿漢,近年來尤其是開展精準脫貧攻堅以來,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多,在家發展種養也能有個好奔頭,他鼓勵阿漢繼續放開手腳干,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多的財富,并帶領其他的村民一道奔小康。
區長廖毅斌與村民羅明耀在百香果果園邊上除草,邊勞作邊交談。羅明耀是新地鎮富祿村村民,年近40歲,夫婦倆種了2畝富硒水稻,0.5畝花生,平時還兼職到種養大戶家打理百香果果園。廖毅斌表示,政府會繼續多方想辦法,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帶領更多村民脫貧致富。希望廣大群眾進一步樹立信心,克難攻堅,積極主動參與精準脫貧工作,爭取早日奔小康,也希望群眾對政府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建議。
據了解,“三同”活動是龍圩區“七個一”系列活動之一,城區領導通過該活動干農家活、吃農家飯、睡農家床,并認真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群眾解決就業崗位15個,完成群眾“微心愿”22個,落實農村飲水工程項目2個,落實非貧困村文化服務場地5個,為民辦實事好事30多件,收集到群眾關于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意見建議10余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