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黃歡欣)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7月12日,記者從梧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今年6月,市疾控中心在食源性檢測報告系統接到兩起有關食物中毒的相關報告。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要注意飲食衛生,尤其在大型聚餐活動中,更要注意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6月23日,蒙山縣文圩鎮某村發生一起家庭食源性疾病暴發病例,3人中毒,無死亡病例發生。據介紹,3人于23日19時共進晚餐,餐后約半小時,3人陸續出現眼花、頭暈癥狀,隨后被送往蒙山縣人民醫院急診進行診治。
????調查發現,3人于當晚進食了豬腳湯,豬腳湯中有石斛、花旗參、靈芝、五指毛桃等配料,其中五指毛桃為該戶村民于10多天前在屋邊自挖放家里曬干的,而在五指毛桃附近有一株斷腸草。當晚剩余食物已無法采集,且當地疾控中心不具備鉤吻堿等生物毒素的檢測能力,但由于患者中毒癥狀與斷腸草鉤吻堿中毒相符,不排除本次中毒與誤食斷腸草有關。
????6月24日,沙頭鎮新建村發生一起家庭因食用野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病5人。據調查,這家人于6月23日上午上山采摘野生菌,共采摘不知名野生菌約300克。當日晚餐時,1人將該菌與1斤豬肉同煮,供家人食用,共有9人一起進食。其中有5人進食了野生菌煮的豬肉,相繼發病;其余4人未進食該食品,未發病。經過治療,病人現已痊愈出院。
????對此,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食物中毒不同于一般疾病,往往病情發展急,輕者出現上吐下瀉,重者導致死亡,必須引起重視。此外,市民切記不要進食不認識或易混淆的野生菌或野菜等植物。一旦有人在食用野生菌或野生植物時出現上吐、下瀉、腹痛、幻視幻聽等食物中毒癥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馬上就診。醫院要及時對中毒者進行催吐、洗胃、導瀉、灌腸和對癥治療。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市民在急救車來到之前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并反復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后,嘔吐物已為較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但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可能出現胃、食道或咽部出血,此時宜停止催吐。另外,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非常重要,所以市民要保存導致中毒的食物和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方便醫生盡快確診和及時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