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蒙敏瑩
????隨著最后一波遲熟荔枝采摘結束,梧州市本地荔枝的采摘季宣告結束。但不少市民反映,今年自己還沒怎么吃上本地荔枝,市場上就已經鮮少有荔枝出售了。8月1日,記者從梧州市發(fā)展水果生產辦公室了解到,受今年初的霜凍天氣和降雨增多影響,全市荔枝產量有所減少。同時,不少果農借助電商平臺,以更高的價格將本地荔枝包裝成為一種品牌產品銷往外地,因此,造成市場上少有本地荔枝銷售。
????優(yōu)質荔枝“一果難求”
????“我今年還沒買上品質好的荔枝,這荔枝季就結束了。”家住恒祥豪苑小區(qū)的市民岑小姐說,她和家人都比較喜歡吃荔枝,所以每年的7月前后都是家人大快朵頤的時候,可是,她覺得今年市場上的荔枝質量一般、數(shù)量也沒往年多,雞嘴荔枝、桂味荔枝等一些優(yōu)質品種,數(shù)量更是少之又少,岑小姐感覺自己過了一個“假”的荔枝季。
????“往年還能通過一些相熟的果農,收回一些好荔枝,但今年這些優(yōu)質荔枝都是‘一果難求’。”商家楊女士在銀湖北路經營水果生意已有幾年的時間,為了滿足一些熟客的需要,往年的荔枝采摘季,她都會先后采購一些黑葉荔枝、桂味荔枝、雞嘴荔枝,可是今年卻很難找到好果。“好不容易找到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質荔枝,一個上午就被搶購一空了”。
????“今年本地荔枝有所減產,而且很多都銷往外地了。”楊女士從一些果農口中了解到,早在荔枝成熟以前,幾個電商平臺就與本地一些荔枝果園進行預訂,并在電商平臺上發(fā)起荔枝預售活動,而荔枝在線上銷售的價格比在線下銷售要高出10元/公斤甚至更多。因此,不少果農更愿意將自己的優(yōu)質荔枝推向電商平臺進行銷售。
村民把藤縣黑葉荔枝裝箱后銷往外地。(圖片攝于6月23日) 黃盛后 攝
????大量本地荔枝銷往外地
????“往年,本地的果農都是靠收購商上門收購和在本地散賣,但今年不少荔枝特別是優(yōu)質荔枝,都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出去了。”據蒼梧縣水果辦主任黃先生介紹,蒼梧縣全縣種植有2萬多畝荔枝,受今年多雨水天氣的影響,蒼梧縣的荔枝普遍受到病蟲害影響。相比去年,總體產量下降了約三成,特別是該縣種植的雞嘴荔枝、桂味荔枝等更是所剩無幾。因此,供給市場的荔枝就沒有往年多。加上這兩年電商平臺不斷發(fā)展,一些果園的荔枝還沒上市,就有電商平臺上的商家上門預訂了。
????由于產量減少,市場需求量較大,今年荔枝的價格也普遍比往年高。“這些優(yōu)質荔枝別說供應本地市場,就連供應電商平臺都不夠。”黃先生表示,去年在本地市場銷售的雞嘴荔枝,價格為每公斤20元,而今年就賣到了每公斤30元,從電商渠道外銷的價格就更高了。
????“藤縣種有荔枝2.8萬畝,截至目前已經全部采摘完成。”藤縣水果局相關負責人黎先生表示,由于今年遲熟荔枝的花期與果實成熟期都遇到了較為集中的降雨,導致有少部分遲熟荔枝染上了霜霉病,出現(xiàn)了落果現(xiàn)象。雖然今年的遲熟荔枝有所減產,但早熟和中熟荔枝卻是豐收的,所以藤縣今年荔枝的產量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按照往年的情況,梧州市場的荔枝需求量并不大,因此,藤縣的許多荔枝都銷往外地。”黎先生說,藤縣種植的江口荔枝品質比較好,可惜產量有限,一般都是游客直接到果園采摘購買的,很少運到本地市場上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