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李嫻)今年以來,萬秀區以自治區“雙爭”活動為載體,結合市委“抓基層、強根本”的總體思路,創建“黨建·家”品牌,提出“愛心進家”“服務暖家”“民心連家”“產業富家”“黨性養家”的創建工作思路,提升全區干部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以創新思維推動基層黨建上新臺階。
萬秀區以規范的組織活動制度促進“雙爭”目標落實,堅持并完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黨員活動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該區364個基層黨支部堅持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組織“黨員活動日”,促進“雙爭雙創”活動朝規范化、有序化方向開展。
今年以來,萬秀區穩步推進“兩范一提高”“雙報到”“雙聯系”工作,并創新模式打造“黨建·家”品牌,以“關心獨居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注貧困居民”等為主題,與“美好社區”“美好家園”、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棚戶區改造、“第一公里·橋”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充分整合黨員干部力量幫扶社區困難群眾,共建美好生活。南中社區居民張冰清兒女都不在身邊,她住院做手術時得到了社區黨員干部無微不至的照顧。張冰清感動地說:“我住院時,社區主任來探望問候我。我老伴耳朵不好使,他們都很耐心,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萬秀區城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娜介紹:“城區黨委以‘美好社區’的五大載體為依托,提出以‘黨建+’為模式,創建‘黨建·家’品牌。我們作為基層黨組織,要時刻把群眾放在心里,做到服務暖家、關愛進家、民心連家、產業富家、黨性養家。”
據介紹,萬秀區社區“雙報到”單位、共駐共建單位黨員采取“1+1”“N+1”的形式,與社區困難群眾建立長期固定的結對幫扶關系,建立社區困難家庭群眾摸底臺賬,整合力量幫扶社區困難群眾,鼓勵社區建立“愛心基金會”“黨員愛心基金”等群眾性的互助組織,發動黨員、群眾、企業參與互助。城區每年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不少于兩場,實現“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同時,該區通過持續開展助學活動,確保社區困難家庭孩子不因貧困失學,通過產業幫扶、干部個人幫扶等形式,實現雙垌、旺坡兩個村脫貧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