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工業總產值保持較高增速、工業經濟效益質量明顯提升、重點行業產值全部實現正增長、工業用電量持續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呈現出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工業經濟的“年中成績單”亮點頻現。
工業平穩向好因素增多
受市場回暖影響,今年我市重要工業品價格不斷上揚,出現近年少有的上升勢頭。為搶抓機遇實現工業穩定發展,市委、市政府在去年“降成本41條”的基礎上,繼續出臺實施“新降成本28條”,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經營成本,幫扶企業穩產增產,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半年兩位數的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實現“雙過半”。
據統計,1至6月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55.5億元,同比增長17.7%,比去年同期提高8個百分點;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0.3億元,同比增長5.8%;工業投資累計完成287.7億元,同比增長1.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6%;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19.3億元,同比增長19.1%。工業經濟實現量質齊升,為全市完成上半年的生產總值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成本等政策措施的推動下,重點行業產值、工業用電量等指標保持穩定增長,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平穩向好的因素集聚?!笔泄ば盼魅瘟簹J表示。
今年,我市特色產業發展迅猛,陶瓷、木材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領跑行業增長。今年陶瓷價格漲幅達20%~30%,藤縣陶瓷園區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全縣工業用電增長達30%~40%。1至6月,以陶瓷產品為首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實現產值212.3億元,同比增長24.11%,拉動全市規模以上產值增長3.9個百分點。不僅陶瓷產業表現亮眼,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木材加工、醫藥制造、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等多個重點行業也貢獻了數百億的產值,合計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8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十二大產業產值首次全部實現正增長。
工業用電量的增長,也印證了我市工業穩中向好的態勢。1至6月,全市工業用電量為1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6%,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0.1%。上半年工業用電量保持正增長,主要拉動行業除陶瓷外,還有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木材加工、醫藥制造等產業,合計拉動工業用電同比增長3.5個百分點,重點產業提速發展的勢頭彌補了鋼鐵企業暫時停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成為工業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增強實效營造良好氛圍
工業強則經濟強。今年,我市著力加強工業發展軟環境建設,牢牢盯住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不放松,積極為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唱主角”搭建平臺,大力營造抓工業、扶工業、強工業的濃厚氛圍。
市工信委牽頭組織落實“41條”和“新28條”降成本政策措施,切實降低企業負擔,上半年累計為企業減輕成本4億元。我市認真抓好電力直接交易用電優惠政策的落實,目前已有41家企業列入電力直接交易名單,比2016年增加35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有36家企業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約2481萬元。市工信委等部門還指導企業做好職工養老保險減免申請,1至6月共為4390家企業減負1608萬元,預計全年減負可達3800萬元。
以“突出問題解決年”為抓手,我市對市本級72家工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積極回應企業所盼所需。上半年,共收集企業反饋的需要市層面解決的問題82個,現已解決35個,協調推動園區20個歷史遺留問題提出處理方案。我市還加強企業的融資服務,通過組織開展全市工業企業融資情況調查、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等方式,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目前已累計為49家企業提供“惠企貸”貸款,放貸總金額3.78億元。
在穩增長措施的推動下,工業企業發展的基本面向好。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有7家停產、54家負增長,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少6家和28家,企業虧損面不斷下降。我市還實施中小企業發展倍增計劃,加大扶持企業上規模工作力度,加強分類指導和服務,指導達到上規條件的企業完善相關報表和手續及時上報,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提升全市經濟總量,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
市工信委相關人士分析,隨著有利于工業增長的因素增多,向好態勢持續,下一階段將著力加大園區和項目的建設推進力度,培育挖掘工業經濟增量,激活壯大工業經濟存量,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實效,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