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郭璨)“部分項目審批能否進一步簡化流程”“因客觀因素和歷史原因而缺失的資料能否免于提交”“能否上門為企業提供更具體詳細的指導和服務”……8月3日,在市住建委召開的協調解決園區部分企業建設項目歷史遺留問題會議上,市工業園區、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和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管委會以及有關企業負責人分別提出了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市住建委根據職能逐一作出政策解釋,并提出協調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為深入開展“突出問題解決年”活動,市住建委、工信委等有關部門多次深入園區企業開展指導和服務,積極為園區企業協調解決問題,對一時難以解決的企業歷史遺留問題進行整理研究,共梳理出二十個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涉及工程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資料不齊全、土地證辦理難、“未批先建”罰款重和勞資糾紛等方面,并初步提出問題處理方案。
市住建委副主任呂義杰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濟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但仍存在投資結構不盡合理和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為企業解決現實難題,為企業減輕負擔、降低成本做好服務,是迫在眉睫的重點工作。目前,一部分歷史遺留問題在各方努力下已有突破性進展;一部分涉及部門多、情況復雜的問題,有關部門正持續跟進協調,多方研究解決辦法,努力為企業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今年以來,市住建委以“突出問題解決年”為切入點,積極協調解決園區和企業在項目規劃審批、建設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群眾訴求突出問題。近日,已就錢鑒片區控規問題、太和片區控規進展緩慢問題、富民經適房問題、竹灣村上西江汊河橋橋頭道路建設問題、籌建市老年人康復護理樓選址問題等進行多次討論研究,加快了有關問題的解決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