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曾令卷
????蒙山縣今年要實現全縣整體脫貧摘帽,但縣內貧困村集體經濟基礎條件單一,發展后勁不足仍是當中的“攔路虎”。為此,蒙山縣采取資金變股金、靈活開發閑置資源、盤活固定資產等形式,積極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確保今年全縣32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含),并逐年提高,到2020年實現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日前,記者從梧州市扶貧辦獲悉,蒙山縣多渠道投入資金1750萬元扶持32個貧困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給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蒙山縣政府還出臺了實施方案,明確了扶貧資金的使用方向和途徑,確保有限資金用好用活,發揮效益。
????對于資源缺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對困難的貧困村,該縣采取將扶持發展資金入股國有企業的方式,使扶持發展資金從“一次性”投入收益轉為“長效性”收益,實現“輸血”扶貧向“造血”扶志轉變,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力。例如,今年蒙山縣29個貧困村將扶持發展資金全部入股縣泰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每年按投資額的8%固定分紅給各村集體。該公司主要通過投資鋪面收取租金、電子外網運營收取服務費、光伏發電股份分紅、經營新圩市場等項目確保收益,保證滿足支付每年村集體固定分紅需求,提高了貧困村風險承擔能力。
????對于有一定發展思路及條件的貧困村,該縣通過把扶持發展資金投入服務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藏香豬養殖深加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例如陳塘鎮陳塘村將40萬元扶持資金入股泰暉公司,同時,結合創建4A旅游景區,再將10萬元扶持資金發展旅游服務,在景區內建設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有償收費;陳塘鎮下漂村將100萬元扶持資金中的50萬入股泰暉公司,余下50萬元投入藏香豬養殖以及深加工,多種發展方式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長效性。
????部分貧困村擁有閑置狀態的荒山、荒坡、荒灘等集體土地資源,該縣則通過租賃給有經濟實力的投資者進行連片開發,提高土地經營效益,以獲得土地租金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例如,黃村鎮六埠村有9600畝集體林地,出租給投資實力強的老板種植經濟林,每年收入租金21萬多元;文圩鎮桃垌村把原有600畝集體山地出租給一個旅游項目,并每年從中收獲5萬元收入。
????另外,該縣部分貧困村選擇充分利用村集體原有固定資產予以改造,使其產生新的效益。例如,文圩鎮六夏村新建村委大樓后,原來的村委辦公場所一直閑置。村“兩委”成員研究后,將扶持資金中的30萬元用于舊村委辦公場所改造,對外出租辦幼兒園,這樣既解決了村里小孩入托難問題,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村委再把20萬元扶持資金用于建設物業進行出租,獲取資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