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萬立平 通訊員 譚慶蓮) 養老院做義工、進社區做志愿者、在斑馬線旁做交通勸導員……今年暑假,相比參加各類暑期培訓班,梧州市不少中小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假期生活。
????參與各類志愿服務
????暑假期間,梧州市各學校鼓勵積極學生參與校外公益活動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做交通勸導員、到社區開展清潔志愿服務、關愛老人或鄉村貧困兒童、“小手拉大手”建設宜居鄉村(社區)等,以此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開闊他們的視野。
????8月6日上午8時30分,梧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的鐘家樑和伙伴們來到市政府對出的十字路口斑馬線旁,參與“我為城市建設出份力”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從8時30分到9時30分,鐘家樑和伙伴們頭戴小黃帽,手拿標旗,勸導行人和電動車駕駛者按交通信號燈通行。偶爾遇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時,他們還會友善地對路人加以提醒。
????“當交通勸導員雖然辛苦,但覺得很有意義,這個暑假過得比往年更有意思。”鐘家樑說,在假期里他通過體驗交通勸導員的工作,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識有了提高,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做到不亂闖紅燈、不隨意穿越斑馬線。
????在學校提供的各類參加暑期實踐活動建議中,來自梧州市北環路小學的譚紫允選擇到社區參加志愿服務。她不僅和父母、伙伴們參與了清潔社區活動,還來到萬秀區城東街道龍泉社區參加了“喜迎十九大 永遠跟黨走——青少年假期主題活動”。譚紫允給龍泉社區的居民誦讀革命先輩的詩、信,以及節選文章,還和社區居民一起憶黨史、聽先烈故事、參加黨史知識競賽,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 暑假期間,北環路小學的學生到萬秀區城東街道龍泉社區參加“喜迎十九大 永遠跟黨走——青少年假期主題活動”,給龍泉社區的居民誦讀革命先輩的詩、信,以及節選文章。 西江都市報記者 萬立平 攝
????譚紫允告訴記者,到社區參加暑期實踐,可以參與到很多活動,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對她的交際能力有很大幫助。
????梧州高中的蒙星霖和同學們在假期里也當上了志愿者,他們來到桂東養老院,掃地、擦窗、清洗風扇……改善養老院衛生環境,還陪老人們聊天解悶。
????提前體驗職場甘苦
????除了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梧州市有不少中學生選擇在暑期體驗職場甘苦。
????梧州一中高一學生李思鳳就參加了2017年大中學生“1+1”基層培養計劃。據介紹,“1+1”基層培養計劃主要是通過掛職鍛煉平臺,引領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根據安排,李思鳳被分配到城北街道辦從事文秘類工作。半個月時間里,李思鳳在城北街道辦整理各類文件、接收文件、打印或復印文件、幫助街道辦工作人員準備會議等。
????這是李思鳳第一次參加到掛點單位進行基層掛職實踐活動。她說:“與以往暑期期間參加的志愿服務不同,在這次掛職鍛煉期間,我不僅體驗了職場工作、增加與社會接觸面,還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增加閱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除了參加2017年大中學生“1+1”基層培養計劃,不少中學生也選擇到酒樓、奶茶店等體驗生活。
????高中學生李斯娜就在花樣印象酒樓當了一回服務員,招待顧客、上菜、結賬、收拾餐桌……酒樓里的不少工種,她都一一嘗試過了。“以前去酒樓喝茶或吃飯,有時候還覺得服務員的服務不好,經過自己的體驗后,我懂得了換位思考,覺得她們的工作也很辛苦,以后再去酒樓吃飯,我會更理解她們了。”李斯娜說。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對此,梧州市萬秀區教育局少宮辦譚主任說,在假期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既能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也能提高自己的各種技能,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但是,學生在參與各類暑期實踐活動中,也需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過一個豐富、有意義又安全的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