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近年來,我市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為契機,大力扶持群眾體育組織發展,加強基層體育骨干培訓,基層體育蓬勃發展。據統計,目前市本級共有體育組織、協會及俱樂部等45個,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突破3000人,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逐步完善。
????今年,我市加快構建體育社會組織“3+N”發展模式,即體育總會、老年人體育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和若干具有本地特色的單項體育協會共同發展。目前,市體育部門已完成市體育總會和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籌備工作,并加快推進各縣(市、區)體育總會的成立。同時,市本級新增電子競技、健身舞、如意廣場健身舞等體育協會,有利于更專業地開展多元化的群眾運動,滿足市民健身需求。
????群眾體育組織不僅是引導群眾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紐帶,也是組織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的主力軍。近年來,市體育局取消群眾賽事審批權,各項體育賽事活動基本采取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體育社會組織承辦,充分發揮其辦賽積極性和創新性,使賽事活動內容更豐富多彩。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共舉辦或承辦縣級以上各類群眾體育賽事活動100場次,其中三分之一由社會組織舉辦或承辦。
????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體育行政部門為主導、單項體育組織為主力,加快推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指導站點等基層群眾體育組織建設,加大對組織能力強、有積極性的協會組織的扶持力度,提升體育社會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舉辦體育賽事的能力,進一步健全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