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 通訊員 梁創興)進口化妝品一直為人們所追捧,但市場上不少連“中文外衣”都沒有的“進口化妝品”讓人真假莫辨。今年5月起,市食藥監局開展化妝品專項整治,加強進口化妝品經營環節的監管。
????近日,記者就進口化妝品外包裝情況,走訪市區一些大型商場發現,經營進口化妝品的店面關了不少,仍在經營的其在售進口化妝品外包裝基本符合要求,具備中文標簽。由此可見,大多數化妝品經營企業的自律規范意識明顯提高。
????據了解,今年5月起,市食藥監局根據開展染發類化妝品專項行動時發現的案件線索,迅速在市區內各大商場、批發市場、沿街店鋪等進行摸排,并聯合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開展突擊檢查,重點清查涉嫌未經進口備案、檢驗的進口化妝品,主要檢查進口化妝品外包裝有無中文標簽標識、進貨渠道是否規范、索證索票及進銷貨臺賬是否完善等。截至目前,該局共檢查三城區進口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102家,檢查進口化妝品3747批次,其中不符合標準有1180批次;立案查處9起,涉案金額144184.2元,其中一起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檢查中發現不合格的進口化妝品,主要存在產品外包裝無中文標簽標識、經營使用戶未能提供產品廠家信息等問題。”相關執法人員介紹。根據有關線索調查發現,這些無中文標簽的產品大多沒有走正規渠道,一般采取“螞蟻搬家”方式帶入境,或通過微商、“海淘”等途徑進貨,主要來源于廣東省。因為我市毗鄰粵港澳,許多不法分子將梧州作為非法進口化妝品的重點銷售市場。
????市食藥監局提醒,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化妝品,在選購進口化妝品時一定要查看化妝品外包裝盒上是否貼有中文標識和進口化妝品批文,必要時可向銷售商索看進口檢驗報告,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驗。據介紹,下半年該局將繼續推進整治行動,加大化妝品流通領域監管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