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陳凡
????不久前,梧州迎來陣雨天氣,家住工廠一路的市民反映,在工廠一路與西堤二路相交的低洼處,每到雨天就積起一潭水將整個路面“封住”,這個問題煩擾了這一帶的住戶好些年。
????店家:積水多年影響出入
????8月29日下午17時許,午后大雨此刻剛剛停歇,在工廠一路與西堤二路相交的路口處,雨水在地勢低洼處積蓄起來,并沒有緩緩褪去的跡象,這里不時有市民駕駛大小車輛經過,他們有的是附近的住戶,有的是來店鋪消費的顧客,當車輛淌水經過時,車子往往要放慢速度,尤其大風大雨的日子,積水深起來就看不到地況,司機和行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通過。
????摩托車駛過積水處。
????在積水后方是幾間臨街店鋪,其中面朝最低洼地勢的吳阿姨的店面首當其沖。她向記者吐出一肚子苦水:“十年了,我在這十幾年,這里就足足堵了有十年。反映了十年,這里幾個鋪面的人都反映過問題,但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這里逢雨必浸,五天前也下過一場大雨,市政的車子過來通了一次排水口,但也只是暫時好上一天,治標不治本。”吳阿姨說,這是道路排水的問題,作為臨街店家他們偶爾也去清理排水口,但要徹底解決就要抬高地勢,或者深度清通排水渠道,實在不行可以新設一個排水口。
????“真的足足十年了,你可以去問問周圍店鋪和附近住戶”,記者轉身離開之際,吳阿姨言之鑿鑿補充道。
????門面迎水的店鋪除了吳阿姨一家,還有隔壁的汽修店。店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店鋪開業快三年,門前的情況就一直如此,雨下得大些店門前就有積水,這多少對生意有影響,自己和顧客進出也不方便。
????車主:或繞行或減速通過
????記者在現場停留了半小時,觀察發現,除了高底盤的轎車能放心地趟過積水,多數小車仍要減速慢行,駕駛自行車和兩輪機動車的市民,行至積水處更是小心翼翼,因不清楚水下路面而不得不放慢車速通過。
????傍晚時分正是人流高峰期,家住永業大廈的梁大爺買好了菜駕駛電動車眼看就要到達所住樓棟,看到路口積起一潭“攔路水”的他,把車頭一轉將電動車開上了西堤二路人行道。對于樓下路面積水的問題,梁大爺告訴記者,這是經常的事,得積一整天的水,整個路面都會被截住,希望臨街鋪面的人,如果有條件有時間可以主動清理排水渠。
????8月30日上午10時,記者再次來到該路段,看到積水并未完全褪去,仍有積水留在低洼處,透過水面能看到地面因修補和泥料未干又經車輛碾壓而產生的凹凸面,當雨后積起一潭渾水時,人們便不能看清地面狀況,對駕駛自行車和電動車影響較大。
????社區:上報無果只能定期清理
????隨后記者來到新華社區居委會詢問道路積水一事,社區工作人員劉女士表示,路面積水的情況確實如吳阿姨所說存在多年,但還不到十年,“積水處本來有兩個排水口,汽修店開業后店門前的排水口就被封住了,現在積水主要靠吳阿姨店門前的排水口排出,這是唯一的排水口,其實依靠一個排水口是可以排去積水的,但可能由于周圍居民和商鋪日積月累落下雜物垃圾在地面,阻塞了排水口,排水速度慢了下來,水就不能及時排出”,分析起積水的原因,劉女士如是說。劉女士還告訴記者,社區曾向上級和市政局遞交過報告,但由于工廠一路排水口不屬于市政道路設施,不歸市政局管理,積水的事無處通報就沒了下文。
????“這里按理不是小區道路,應該就是市政道路,我們認為是歸市政局管,但現在并不歸他們管,我們也不知道該向什么部門反映了。”劉女士說,現在每周五社區人員都會去清理排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