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自開展廣西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我市不斷完善食品風險監測體系,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對食品安全風險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首要“關口”。今年年初,市衛計委會同多個部門,根據國家、自治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梧州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檢測機構承擔監測任務。市疾控中心等部門在完成各專項監測任務的基礎上,了解我市產銷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掌握和分析全市食品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各食品生產、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隱患,并為監管部門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當前,我市已逐漸建立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監測環節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食品供應鏈。據了解,2017年市本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任務為576份樣品,監測樣本覆蓋肉類、蛋類、水產品類、蔬菜類、豆類、茶葉、特殊膳食用食品等市民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監測項目包括食品中的化學污染物、違法添加物、食源性致病菌、寄生蟲等項。1至8月,管理部門累計采集樣品488份,采樣完成率為84.72%;完成檢測結果368份,檢測完成率63.89%。
????下一步,市疾控中心等部門將根據采樣計劃的安排,逐步擴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范圍,系統、持續地收集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積極排查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