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謝琨 賢維
????“大娘,路上車多,我陪著您一起過馬路吧!”在蒙山縣城各路口,志愿者微笑著給群眾提供服務,一聲聲善意提醒、一句句溫馨提示猶如拂面春風,引導公眾講文明、樹新風。
????如今的蒙山縣城,街道整潔、環境優美,群眾出行守規矩、講禮貌,文明新風滲透在日常。這是淳樸民風使然,也離不開該縣圍繞“生態立縣、特色興縣”發展戰略抓文明城市創建,用文明城創建工作助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在2015年至2017年自治區文明城市綜合測評中,該縣得分排名第二,榮獲第七輪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創新機制全民參與
????早年,蒙山縣在全市率先推行全縣垃圾清運向社會購買服務的運作模式。現在,該縣垃圾收集網點全部以垃圾桶代替垃圾池,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機械化清運新模式,縣域交通要道沿線村莊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保潔只是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一小項,看似不大卻連著千家萬戶。在垃圾清運工作中,蒙山縣創新機制、模式,其實施范圍之廣、成效之大投影出該縣創城不搞“盆栽工程”的務實工作態度。這背后,也有著該縣黨委、政府審時度勢謀篇布局的執政魄力,以及把民生小事做實的為民情懷。
????文明城市是一地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對一地發展有著打基礎、利長遠的作用。這一點,蒙山縣委、縣政府看準了,功夫下到點上。該縣黨政領導主抓創建工作,縣委書記、縣文明委主任冼秋蓮親自審定有關創城工作方案,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制定實施創建文明城市測評指標責任分解表,形成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責任鏈”。
????責任鏈條一環扣一環,每一環有人、有物、有崗、有責,推動創城工作既快又穩。目前,蒙山縣成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創城辦”,安排專人在崗辦公,創城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創新工作機制,對照測評體系推行創建工作會議溝通、聯合督查、獎懲問責等制度機制,將創建成效列入全縣績效考評;運用“互聯網+”模式,開設創城工作網絡平臺,在“蒙山關注”微信公眾號設“身邊好人”欄目,引導公眾關注、監督創城工作,用“互聯網+”集民力、民智。
????干部動起來,群眾齊參與,蒙山縣創城工作提檔增速。去年9月,國務院將該縣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縣9個鄉鎮全部獲評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其中3個鄉鎮正申報國家級生態鄉鎮;14個行政村獲評自治區級生態村,63個行政村獲評市級生態村。
????創建為民凝聚民心
??? 今年7月份,蒙山縣華安蔬菜合作社負責人農華安入選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當地群眾都說農華安做生意“認死理”。一次,農華安與村民協議保價收購大白菜,收購商因市場波動壓低了收購價,他墊上10萬元,足額支付鄉親的菜錢。還有一次,農華安與學校簽訂定價定量貨單,交貨期時,菜少價漲,他不提價、不減量,保質保量將蔬菜送到學校。農華安說,搞種植、做生意就得講良心,吃點小虧,賺了心安,也贏得客戶。
????農華安是蒙山縣各行各業群眾用實際行動倡導文明、傳遞文明的一例。目前,該縣注冊志愿者達3000多人,這些“農華安們”使文明城市創建有了溫度。其實,群眾參與創城的主動性,源自該縣“創建為民”的工作理念,讓創城工作從大局、中心出發,以惠民、利民落腳,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結合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平安蒙山”等工作,該縣以保持城市4A景區為標準,改造提升公園、廣場、綠地等園林綠化設施,實現建成區綠化面積142.8公頃,綠化覆蓋率38.42%;對入城道路及活動場所等實施照明亮化工程,全縣亮燈率達98%以上;成立城市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小組,從早7時至21時實施全天候巡查;建立“數字城管”,擴大違章信息源監管范圍;創建“治安防控+”管理新模式,填補治安防控空白;創新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管控模式,近十年來全縣無一精神病人肇事肇禍,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
????縣城綠了、美了、亮了,管理優化了,精品城鎮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取得新成效。2015年以來,蒙山縣成功創建永安王城4A級景區、梁羽生公園3A級景區、“水韻瑤寨”五星級鄉村旅游區等景區景點,先后榮獲“中國中老年養生基地”“中國長壽之鄉”“全國最美生態旅游示范縣”等稱號。
????現在,蒙山縣景區景點就在百姓生活里,當地群眾正享受創城帶來的宜居宜業環境,對創城支持率、滿意度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