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梁順)“我們勤學早立志,俚——俚;珍惜光陰爭上游,下俚……”9月23日,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小學校園里,10名小學生唱起了下俚歌。為推動“戲曲進校園”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鑒賞能力,梧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聯合泗洲小學與泗洲村村民開展了一場下俚戲曲交流活動。

?泗洲小學的學生們演唱下俚歌。見習記者 陳凡 攝
??? 下俚歌是從遠古流傳演變至今、用長洲鎮泗洲島當地語言演唱的民間歌曲,是自治區、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中,泗洲村村民表演了下俚歌舞《習總書記來廣西》《繡球拋給撐船郎》,泗洲小學的10名小學生演唱了一曲下俚童謠。“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下俚文化,下俚歌的曲調很特別。”梧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李遠玲說,通過下俚文化傳承人及泗洲村民的介紹,她對下俚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們的下俚文化既保留了當地的傳統文化,也能融入新時代的元素,這正是下俚文化的魅力所在。”下俚文化傳承人之一郭慈珍向在場的師生自信地介紹,村民經常以下俚歌的腔調唱響新生活,很多小孩也把下俚歌當兒歌哼唱。
????據了解,近年來,為更好地傳承和推廣下俚文化,泗洲小學將下俚文化列為學生“必修課”,并聘請了專業的音樂老師教導學生們唱下俚歌。在音樂老師及下俚文化傳承人的教導下,泗洲小學的學生基本都能傳唱下俚歌。
????“這次以‘走近下俚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們開闊了眼界,也有助于學校推進‘戲曲進校園’教育活動的開展。”梧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黨總支副書記覃偉良說,目前該校正在積極籌辦戲曲社團,希望借助戲曲社團的創建,把喜愛戲曲的學生聚集起來,引導學生開展粵劇、下俚歌等本地特色戲曲文化推廣活動,以此宣揚梧州的戲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