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蒼梧縣抓住農村供給側改革的契機,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激發了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做大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傾斜、項目扶持、設備改造、技術升級、品牌創建、管理創新等措施,逐步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已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1家,其中自治區級2家、市重點龍頭企業8家,縣級1家。全縣農業龍頭企業及農產品注冊商標有30多個。去年,全縣農業龍頭企業總資產規模達到45104萬元,實現銷售收入 32673萬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廣西梧州日成林產化工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松香生產及其加工企業之一,是梧州市出口十強企業之一,是我國林化企業排頭兵企業。
????做優農民合作社,促進轉型升級。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范、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要求,推進合作創新,促進合作社多元發展,轉型升級。一是合作社綜合性服務功能得到提升。引導專業合作社向綜合性合作社方向發展,與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集體增收與農民致富雙贏的良好局面。二是各類合作社融合度不斷提高。在規范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同時,積極推進各類合作社的發展,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服務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互助合作服務水平。目前蒼梧縣已培育發展果蔬類、茶葉類、中草藥類、林業、水產類、畜牧類、農機類等農民專業合作社420個,創建自治區級示范社10家,梧州市級示范社20家。入社社員3263人,帶動農戶14100戶,入社資產達72735萬元,為我縣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培育家庭農場292家。形成了“合作社+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等多種幫扶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激發了農村經濟發展新活力,已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民致富的新引擎。
????做亮職業農民,帶動農業創業。近年,該縣改造提升一批傳統農民、在外打工返鄉農民,建立了職業農民創業示范基地,積極培育做亮了一批職業農民典型,并通過各種媒體宣傳他們的創業經歷,成功經驗,示范帶動更多人投身農業創業,孵化出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等農業領域的能人和新型職業農民。目前,全縣共有農業領域的能人和新型職業農民649人。
????做實服務平臺,提供優質服務。該縣用新理念、新模式、新舉措優化發展環境、做實服務平臺。一是發展新型模式。通過訂單農業、土地入股、保價收購、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合作機制,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二是服務創新措施。借助電商扶貧,鼓勵引導村民開設網店,開展網上營銷。三是優化發展環境。該縣制定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重點幫助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市場營銷、品牌塑造等發展難題,幫助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資金困難。四是推進綜合改革。今年在全縣135 個村(社區)進行確權登記試點工作,目前登記工作推進有序。將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供土地、融資、產權交易、抵押等更大范圍的服務。(羅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