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訊(記者 張麗顏)10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這是廣西首次通過立法來推動和促進社科普及,目的是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普及社會科學知識、理論、精神,提高全民社科素養。
????據悉,《條例》在認真總結吸收區內外社會科學普及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廣西實際情況,對社會科學普及的目標和定義、性質與原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等作出規定。主要包括普及憲法、法律、法規;普及社會科學基礎理論以及應用知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還將廣西各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列入主要內容之中。
????社會科學普及涉及面廣,如何為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社會科學普及場館,在圖書館、紀念館、藝術館、科技館、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體育場館等場所增設普及社會科學有關設施和內容。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所在地應當設立固定的社會科學普及場所。
????今后,社會科學普及成果將納入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范圍。另外,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志愿者等有關人員的社會科學普及著作、論文、調研報告、獲得的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獎勵以及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其他業績等社會科學普及成果,可以作為評定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的重要依據。
????《條例》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社會科學普及事業進行捐贈;捐贈款物用于社會科學普及事業或者投資建設社會科學普及場館、設施的,依法享受有關優惠政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截留、克扣、挪用社會科學普及經費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資助、捐贈用于社會科學普及事業的款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