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謝韻 通訊員 李晚昌)由于定制家具往往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因此如今越來越多市民在裝修房子時選擇定制家具。不久前,市民趙先生向市內某個家具定制商家定制了一套衣柜。讓趙先生沒想到的是,商家在交貨時間上一拖再拖。
????今年9月9日,市民趙先生向市內某家具定制商家定制了一套價值7600元的衣柜,并與商家明確了整體家居訂貨一覽表,其上注明了趙先生所定制衣柜的尺寸、用料、顏色和單價等信息。隨后,趙先生向商家交付了3000元定金,雙方達成10月1日前安裝衣柜的約定。
????9月26日,趙先生通過微信詢問商家何時上門安裝衣柜。趙先生說,當時該店鋪的店面經理回復稱,工人會在10月2日安裝衣柜,上門前會再次聯系趙先生。雖然趙先生認為商家提出的日期已經違反了雙方先前的約定,但他也表示諒解,同意把衣柜安裝日期延至10月2日。
????10月1日,眼看次日就是上門安裝衣柜的日期了,可趙先生一直沒有接到商家的電話,于是致電商家。此時,商家又表示,生產車間工人及安裝人員在國慶假期休息了,而且因安排有誤,所以無法按時上門安裝衣柜,并要求再次推遲安裝時間。對此,趙先生表示不能接受。趙先生認為,既然商家承諾在10月2日上門安裝衣柜,就應該提前做好安排。
????“我之前在這家商店訂購衣柜,當時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因此,這次交付定金的時候我就再三叮囑商家要按時交貨安裝。”趙先生認為,這是商家的過失,商家應該退還全部定金并進行賠償。
????10月17日,經過梧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協調,商家向趙先生退回預付定金3000元,并補償200元。梧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相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在進行家具定制時,應與商家簽訂規范、詳細的合同或協議,明確定制家具的尺寸、用料、顏色和交貨時間等信息。同時,雙方都需要在合同或協議上進行簽名認證,日后如出現消費糾紛,可以合同或協議作為維權的證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