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梧州建城2200多年,厚積特色地域文化底蘊。走過十五度春秋的梧州寶石節,成為集經濟、文化、社會事業于一體的綜合性節會,更是搭建起了展示文化魅力、助力文化傳承創新的平臺。 10月27日晚,“粵韻新時代”2018年廣西(梧州)兩廣粵曲(折子戲)展演在市政廣場小舞臺開演,這是今年寶石節系列活動之一。夜幕下,來自區內南寧、柳州、玉林等地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粵曲愛好者,與梧州粵劇愛好者一起同臺獻藝。大家化著精致妝容、身穿服飾華麗,一開唱便把經典曲目演唱得清麗婉轉,悠揚的粵韻清音讓聽眾沉醉。 寶石節作為年輕、時尚的節會,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經貿活動的結合點,既讓文化活動為節會助興,也促進了文化的多元融合,讓傳統文化發展更富活力。對此,來自香港的粵劇愛好者林惠恩深有體會。林惠恩此次來梧州,既是和兩廣地區粵劇愛好者交流、互動,也是帶著體驗不同文化、創新展演模式的目的而來。連日來,林惠恩在我市小游園駐足聆聽粵劇露天展演,他說,梧州的粵劇很接地氣、很有活力,這對推動香港粵劇展演走進大眾、走進年輕群體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植根于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往往能打破地域隔閡、語言障礙,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在騎樓城舉辦的“璀璨寶石華服傳奇——梧州寶石文化·騎樓風情秀”活動,以梧州這座千年古城的一街一景為巡演載體,在場景布置中融入盛唐文化、六堡茶文化,靜態展示華服、人工寶石之美,動態巡演婚慶嫁娶等傳統禮儀,引來群眾觀演熱潮。在活動現場,市民秦先生帶著女兒在展演屏風前拍照留念,而屏風上印著古代名人到訪梧州的抒懷詩句。秦先生說,這些生動的場景能讓孩子感受家鄉的深厚文化底蘊,從小熱愛家鄉。 其實,寶石節每一場文化活動的背后,都有著主辦方的深刻思考。在“寶石娃娃”才藝展演賽中,西江流域多個地市的師生創作了粵劇臉譜、服飾等創意作品,古老的戲劇文化在青少年手中有了年輕的樣子。相關人士指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和傳承,青少年是傳承力量所在。舉辦貼近群眾的文化活動,能培養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青少年擔起文化傳承重任的意識。“我喜歡粵劇,想把粵劇唱得更好。”來自柳州的粵劇小演員曾蓓琲在參加兩廣粵曲(折子戲)展演時說。言談中,曾蓓琲難掩對粵劇的喜愛,表示將一直學唱粵劇,傳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戲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