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盤丙英)近年來,龍圩區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該區書香文化、詩詞文化及鹿兒戲、采茶戲等戲曲文化資源,搭建黨建文化大舞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大坡鎮料神自然村被授予“廣西特色文化名村”稱號后,村民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積極配合參與故居旅游產業開發。近年來,村里培養和帶領年青一代愛好者學習鹿兒戲表演,并成立沙頭、膽村、龍村三個鹿兒戲劇團,修建了料神、沙頭、龍村三個戲臺和4個籃球場,每逢節假日便演出各種主題的鹿兒戲,豐富村民業余生活。 去年以來,該區通過“黨組織+民間文藝團隊+文藝骨干”模式,整合民間詩社協會、戲劇團、民間文藝隊等力量,成立業余文藝團隊50多支、鹿兒劇團37支,按照不同的主題,開展送戲下鄉。 該區通過基層黨組織搭建黨建宣講臺、民間戲劇臺,讓文藝愛好者有了才藝展示平臺,讓群眾有聽戲看戲的好去處。同時,為了提高文藝隊的演出水平,該區科技文化體育局、文化館舉辦了20多場次曲藝培訓,邀請戲劇專業老師到各文藝團隊進行演藝輔導。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區已在77個村和社區開展文藝演出、詩詞競賽、廣場舞大比拼等活動210多場,惠及群眾18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