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麟/文 柯靜麗/供圖 柯靜麗是藤縣一名美術新秀,2016年,她畢業于貴州省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畢業后入職藤縣潭津中心校,擔任美術老師,2017年開始任學校鄉村少年宮總輔導員。短短兩年時間,青澀之氣褪盡,沉穩練達浮現,柯靜麗的版畫作品在各種比賽中頻頻獲獎,嶄露頭角。 
柯靜麗的版畫作品在各種比賽中嶄露頭角。 
作品《稻谷架》。 
作品《晚秋》。

作品《大榕樹》。 欣賞著一幅幅感情充沛、充滿張力和沖擊力的版畫作品,很難想象,這些作品出自一個20來歲的年輕女孩之手。柯靜麗的版畫題材始終貫穿著大自然景致和新時代景觀,緊貼大地,緊扣豐收。在喜慶和希冀的細膩演變中進行,這種演變使得她的版畫風格日臻成熟。現實主義的刻畫手法,線條結實有力,富于現代沖擊力,輔之以豐富的內容和介入的思想性。風格上,展現出一種從抽象到形象,從現實到理想,從生活到藝術的過程。 品讀柯靜麗版畫作品,總會給人一種青春流動的感覺。勾連起的,既是對激情燃燒時代的回憶,也是對藝海無涯的浮想。柯靜麗的版畫作品,既屬于時代浪花,也屬于她個人的生命畫卷。 一個涉世未深的文藝青年,為什么會選擇站在版畫這一藝術前沿,如此專注專心用情?對此,柯靜麗娓娓道來:“從小我就愛畫畫,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初中便開始真正接觸美術,選擇版畫是大學細分專業方向時做出的選擇。版畫不是用筆畫而是用刀創作,具有不一樣的挑戰性。”但在后面的創作中,不斷地鉆研和摸索,各種刀法的熟悉和運用,讓柯靜麗慢慢地愛上版畫,喜歡不同的刀在板子上雕刻發出的聲音,當創作過程中一點一點的效果在腦里形成并呈現在板子上時,會感到激動和興奮。“也許這就是版畫的魅力,讓我沉浸并陶醉其中。”柯靜麗說。 藝術成績的取得,除了自身努力,也離不開名師指點。柯靜麗人生中遇到最難忘的人就是她的版畫導師梁練方。剛開始接觸凸版版畫,她對版畫一無所知。版畫是畫、刻、印三者的結合,創作木刻版畫以刀代筆,不似復制木刻那樣照刻筆畫的畫稿,要講究刀法,恰如書畫講究筆法一樣。刻畫和畫畫相反,是要先在腦子里組織好刀法,腦子要浮現最終印出來的效果,這些都梁練方老師一點一點地教會她,讓柯靜麗慢慢認識版畫并愛上版畫。 有一次,柯靜麗在刻一所房子,腦子空白,一直不懂如何運用刀來表現屋頂,她迷茫無助,甚至后悔當初選擇了版畫,梁練方走過來對她說:“學版畫就像剛剛開始學寫字一樣,寫字要一筆一畫寫,刻畫也一樣,想清楚后再下刀,然后一刀一刀地慢慢出效果。”說完后又幫她一點一點地分析房頂該用什么刀、呈現什么效果……就這樣,老師的耐心引導重新點燃柯靜麗對版畫的興趣。 柯靜麗注重處理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關系,她的本職工作是小學美術老師,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她善于利用業余搞創作,注重藝術充電。一有空余時間,她就去仔細揣摸優秀的版畫作品或者去看版畫的畫展,從中汲取藝術養分。柯靜麗堅信,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喜歡就一定能擠出時間。 柯靜麗的作品,始終體現源于現實,閃爍著人性關懷的亮點。柯靜麗認為,藝術在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凸顯,美術作為創造性的產物,寄托著人的理想與憧憬,它具有超功利性的特點,并作用于現實生活,時代不斷向前發展,美術的腳步也跟著時代不斷向前走。 近幾年,家鄉變化日新月異,談到創作愿景時,柯靜麗也把目光投注到自己的身邊,希望自己能創作出更多有廣西特色的版畫作品。 近幾年,柯靜麗的藝術創作成果頗豐,先后創作了版畫作品《梯田》《豐收》等,而版畫作品《豐收季節》入選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廣西女性藝術作品展;版畫作品《黑白木刻(傳承)》在“巾幗心向黨 喜迎十九大”——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比賽中榮獲美術類三等獎;版畫作品《梯田》入選“新的征程——喜迎十九大召開暨梧州建城2200年系列活動”,還參加了柳州美術書法作品邀請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柯靜麗就像一只立在藝苑枝頭上的蜻蜓,展翅欲飛;也像是一朵映日的荷花,在廣闊的藝術天池,開出令人矚目的“別樣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