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鐘偉民)今年6月,梧州市長吉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該公司由長洲區政府出“大資”,占52.5%股份,該區27個村以收入10萬元為界線選擇入股5000元或1000元。此舉做大做強了村級集體經濟“蛋糕”,同時也推動長洲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邁向物業項目、產業項目、服務項目、農旅融合項目等領域,成為“長洲樣本”的新亮點。 據了解,2018年,我市將萬秀區上報列入全國第三批150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區),選取蒼梧縣木雙鎮、岑溪市筋竹鎮、藤縣古龍鎮、蒙山縣新圩鎮、龍圩區廣平鎮作為產權制度改革的市級試點鎮,以點帶面加快推進改革工作。截至目前,萬秀區410個村組全面完成清產核資,83%的村組完成了成員身份界定工作,全市59個鄉鎮、917個村(社區)、19034個村民小組完成清產核資工作任務,清查核實集體資源性土地面積1353萬畝,集體資產總額44.03億元。 據介紹,到2020年10月,我市要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今年,我市將全力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流轉交易平臺,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使用權等資產的轉讓、出租、擔保、入股、抵押以及其他流轉交易,積極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轉讓、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等管理辦法,拓展改革權能。同時,對基本沒有集體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的村組,我市將加大各類財政資金整合力度,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用途的前提下,將財政投入到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生態修復和治理、扶貧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村集體發展等各類資金量化為農民的股金,把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產流轉聚集,整合分散資源變資產,讓一個個“空殼村”變成“實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