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首頁圖片新聞>> >>  正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梧州的醫院醫療設備不斷完善,“大病小治”讓病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百姓看病不再難

        2019-09-26 15:31   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   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劉曉鋒

        文字: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劉曉鋒

        圖片:梧州市衛健委提供(除署名外)

        從最簡單的聽診器、手術刀,到如今的磁共振、微創介入技術,醫療設備的不斷完善,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梧州醫療衛生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梧州市已經籌建了自治區最早的公立醫院。上世紀30年代至新中國成立前后,從原中山醫科大學畢業的醫生范懷謙、王大年等名醫陸續扎根梧州。但是,那時的醫療資源僧多粥少,大多數群眾仍處于缺醫少藥的狀態。當年大夫給病人看病時,幾乎全靠聽診器和一雙手,再輔以經驗來判斷該如何治療。

        據梧州市志資料顯示,1954年之前,梧州僅有一些私營藥房兼賣鉗、剪、鑷、繃帶等簡單的醫療器械及衛生材料,而醫院所需的醫療器械及衛生材料大部分都要到外地或者廠家采購。1957年抽樣調查顯示,梧州居民家庭用于購買藥品及醫療用品的開支,年人均僅為1.68元,占生活費支出的1.3%,且主要用于就診掛號費。一般人生小病多使用一些民間中草藥醫治。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國成立后,各級政府每年組織醫院對城區、郊區居民作健康普查,組織醫療隊開展義診,為居民接種牛痘、天花、霍亂等疫苗。

        已屆不惑之年的范顯文依然記得孩提時代自己跟隨爺爺范懷謙在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住院部值班室度過的時光,“醫院沒有大樓,病人的病歷在值班室里堆得高高的。”如今已經是三級甲等醫院的市紅會醫院,在上世紀70年代時病房相當緊張,下雨天時,住院部的床腳還會被雨水打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梧州市的醫務人員經常到街道為居民義診。(市工人醫院供圖)

        當年,范懷謙是兒科主任,除了在門診看病,還得照看住院病房。病房里住著不少與范顯文年齡相仿的小孩子,但是范顯文卻總是被反鎖在值班室中,獨自等待爺爺歸來。原來,范懷謙考慮到當時預防免疫工作尚未完善,孩子們很可能會互相傳染疾病。開藥時,范懷謙也沒有太多選擇,以抗生素為例,四環素、土霉素是用得最多的藥品,醫院只有普通的化驗等設備,一些免疫方面的檢查根本做不了。

        1978年,隨著梧州市民收入增加,對身體保健重視程度加大,市民也逐漸轉變觀念,對疾病采取以防為主的積極態度,每個家庭用于醫療保健的費用隨之上升。此時,梧州的醫院的醫療環境也明顯改善,心電圖、X光機、B超等設備逐漸完善到每一級醫療機構。此外,因為國家防疫制度的形成,孩子出生后即可接種各類疫苗,所以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

        1995年,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科與放射科聯合在梧州市率先開展導管—藥物盒植入術,用以治療肝癌。

        上世紀90年代初,受到爺爺的影響,從廣西醫科大學畢業的范顯文回到梧州,也成為一名外科醫生。隨著梧州經濟的發展,醫院的醫療設備也已“鳥槍換炮”,前輩們之前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的微創手術,近十多年來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通。在B超、CT磁共振、腹腔鏡等各種器械輔助之下,同樣的疾病,病人不再需要開胸剖腹,范顯文用帶有微型攝像頭的醫療器械在體表開一個小創口,就可以“大病小治”。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不少曾經的“絕癥”患者有機會重獲新生,醫生可做的手術愈來愈多,病人生活質量亦明顯提高。

        2018年,梧州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至長洲區三龍大道,將進一步滿足紅嶺新區市民就診的需要。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凡 攝

        2018年5月20日,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與金匯通航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成為市內首家可采用直升飛機救援的醫院。

        ■ 背景資料

        新中國成立前,梧州已有全區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思達醫院(1951年改名為工人醫院),以及全區最早的紅十字會醫院和全區最早的省立人民醫院。新中國成立后,梧州的醫療資源仍然缺乏,開業的中醫甚眾,但沒有中藥制藥廠。上世紀50年代末期,市制藥工業應運而生,中藥加工業逐步發展。

        1954年,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始建,這是一所集婦幼保健、醫療、教學、科研與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1958年,梧州市皮膚病防治院、性病防治中心始建,曾累計治愈數百名麻風病人,為梧州市基本消滅麻風病作出了貢獻。1960年12月,梧州市中醫醫院建立,這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養生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1980年,梧州在城東鎮衛生院基礎上建院梧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各類精神疾病、神經癥、癲癇病、老年性疾病、心理疾病與障礙等病人預防、治療、康復、休養的場所。同年,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建,承擔著城市突發傳染病的防治救治工作。

        2003年4月8日,梧州市建立市疾控中心組建為全民公益性的衛生事業單位。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整理

        編輯:冼靜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