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唐娟)今年以來,我市轉變服務理念,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創新供地方式做好項目用地保障工作,解決項目用地難、落地建設難問題,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 我市統籌規劃期末重點項目規劃空間,對全市城鄉建設用地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創新實行“一盤棋”管理模式。在全市城鄉建設用地新增規模、建設用地總量的規劃管控指標限額內,對急需開工建設重點項目存在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缺口的,進行跨縣(市、區)調劑安排使用。對全市城鄉新增建設用地規劃規模實行增存掛鉤機制,城鄉建設用地規劃增量規模與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規模、農村建設用地減少規模、已批新增用地利用效率等掛鉤,建立實施、評價、激勵、責任追究等管理機制,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真正落地。 對自治區重大項目、市委市政府保障民生、服務發展等重點工程,我市在推進項目落地的過程中,采取并聯推進項目落地、臨時用地推進項目開工建設的模式來讓項目及時開展工程建設工作。我市還積極盤活舊城區內的存量工業企業用地和商業用地。這類工業企業大部分土地在總規上的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且周邊的基礎設施已經相對成熟,綜合開發利用這類企業用地已具備較好的條件。對市區內的工業企業用地,如退城進園搬遷重建的,按退城政策或“一企一策”執行。目前,我市正加快推進位于主城區發展邊緣的53家意向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搬遷工作。 此外,我市實行容缺審批機制,對需要調整控規的地塊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的,對調整控規的項目地塊只要通過了專家論證,即可辦理項目的《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預通知書》,大大縮短審批時間,保障項目及時開展前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