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wǎng)-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陳鳳玲)“公益性崗位的活能應付吧?”日前,長洲區(qū)紅嶺街道辦事處扶貧工作隊干部又來到龍新村貧困退出戶嚴潔萍家中,了解其近況。嚴潔萍動情地說:“可以應付得來,多虧你們及時幫一把!” “我們圍繞‘精準’做好文章,把每一戶群眾的困難都惦記在心。”龍新村駐村工作隊員歐志偉說。紅嶺街道辦轄區(qū)內的困難群眾不多,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實施一套機構、一套手冊、一套流程“三個一套”工作機制,確保幫扶工作運轉高效,扶貧扶到點子上。 據(jù)悉,紅嶺街道現(xiàn)有貧困退出戶9戶、22人,相關人員均在龍新村,且多為重殘、重病人員,存在因病返貧的風險。紅嶺街道辦以長洲區(qū)脫貧攻堅分區(qū)作戰(zhàn)為基礎,在城區(qū)責任領導擔任包村組長基礎上,全面整合責任單位、村“兩委”人員,構建起覆蓋到人的精準幫扶責任體系,實現(xiàn)“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精準幫扶。 扶貧成效核查工作要求嚴謹、細致,紅嶺街道辦制定一套村級脫貧攻堅工作手冊,內容涵蓋每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各階段工作重點、走訪工作記錄、政策補助政策匯總等,確保每一名扶貧干部都能把工作做細致、做扎實。同時,紅嶺街道辦制定一套扶貧工作流程,從月初組織工作例會到月底核驗工作成效數(shù)據(jù),全過程細化各階段任務,形成有效的流程管控機制。 “三個一套”推動扶貧工作更精準、更及時。今年以來,紅嶺街道辦扶貧系統(tǒng)干部累計開展上門走訪達30多次,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問題達10余件次。疫情期間,紅嶺街道辦針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yè)意愿的貧困群眾展開摸底調查,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公益性崗位。目前,該街道辦開發(fā)4個公益崗位,4名貧困群眾在崗就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