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梧州日報》報道,今年以來,我市按照河長制、湖長制各項任務要求,開展江河湖庫“清四亂”行動,實行水源地保護和污染防治,推進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1月至6月,我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全國排名第八、全區排名第二,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同時,有關部門統計數據表明,今年1月至6月,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排名全區第一;PM2.5濃度同比下降3.8%,排名全區第4。 從上述兩個數據可以看到,上半年我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無論是春節期間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措施,還是日常的生態環境監管工作,都體現了我市各級各部門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扛起責任,毫不松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把整治環境問題、保護生態資源作為增進群眾福祉的好事實事來辦,用努力和付出換來更好的生態環境。 然而,要保持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還需要一如既往地落實有力措施,長年累月,久久為功;破壞生態環境,卻只需要一瞬間,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帶來極大的生態環境破壞。雖然我市目前的空氣質量和水環境都保持良好,但依然存在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尚未有效解決、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存有短板、落實生態環境治理責任還不夠堅決有力等。這些問題處理不好,處理不及時,隨時可能成為破壞我們良好生態環境的“炸彈”,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認識,全力去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 實踐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交賬之年,也是迎接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大考之年。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群眾的期望,也是各級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絕不能忽視環境保護工作,環保監管一刻不能放松。 環境保護與復工復產一樣,我們要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主體意識,堅決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保”的要求,讓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地生根。同時,對于需要整改的事項,各級各部門必須逐項梳理、逐項整改,完成一項銷號一項,已經完成整改的及時開展“回頭看”,防止虛假整改、敷衍整改,不斷鞏固整改成效。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最扎實的工作、最良好的面貌、最充足的底氣迎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確保梧州的山長青、水常綠,不斷擦亮梧州良好生態環境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