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這幾天我們村組織干部群眾100多人疏通了一條2000多米年久失修、荒草叢生的水渠,‘解渴’了700多畝農田。”近日,站在水渠邊看著汩汩的渠水流進稻田,藤縣藤州鎮禮秀村黨委書記李祿堯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是藤縣干部群眾奮力抗旱“雙搶”保豐收的一個鏡頭。 7月份以來,持續高溫少雨天氣,藤縣藤州、金雞、新慶、和平等多個鄉鎮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農業生產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將旱情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該縣積極做好抗長旱、抗久旱、抗連旱的準備,早研究、早部署,抓實服務,抗旱保墑,努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該縣要求各鄉鎮用好2019年中央抗旱救災資金來購置或維修抗旱抽水等設備及抗旱渠道的維修,增強應急抗旱保障能力。涉農部門及時掌握當前旱情,綜合分析旱情發展形勢,強化抗旱措施,并組織由農技人員組成的小分隊深入“雙搶”一線,指導農戶做好“雙搶”農業灌溉和農業抗旱技術指導,做到農民需要什么現場幫助解決什么。同時,藤縣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以及幫扶責任人的作用,采取處理問題到現場的辦法,將抗旱與扶貧結合起來,與“雙搶”結合起來,和農戶一同抗旱保生產。 由于準備充分,各部門通力協調合作,該縣的抗旱“雙搶”進展順利。據悉,該縣今年晚造計劃種植水稻面積約27萬畝,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搶插晚稻約8萬畝,搶插進度同比略快。(黃群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