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加快,藤縣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學位緊張、入學難、大班額等民生問題越來越突出。面對群眾迫切的教育教學需求,該縣以作風興市為導向,聚焦“三個保障”,持續發力出招,著力破解群眾最關心的入學難問題。2020年秋學期,藤縣第八小學、藤縣第七中學和特殊教育學校等5所新學校順利開學,新增學位7000多個,在緩解縣城學校學位緊張局面的同時,也讓農村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就近上學。 保障技術配置,擴大辦學資源。藤縣各級干部勇擔當善作為,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和采用先進技術,如期交付藤縣第八小學等5所學校,擴大辦學資源。其中,在教育集中區項目中采用了EPC(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總承包模式,減少再次招投標的時間,縮短了建設周期,提高建設效率、降低建設成本。而藤縣第六小學項目是梧州市首個裝配式鋼結構試點項目,項目從4月17日動工建設,到8月25日正式交付給學校,整個工程總耗時130天,工期短、質量高、成本低,再創“藤縣速度”新高。 保障人員配置,配齊師資力量。為破解教育資源和群眾日益擴大的教育教學需求不相配的難題,藤縣整合現有教師隊伍,每個學校都配備有“經驗老將”“熱血小將”,均衡師資隊伍,保證教學質量。此外,該縣督促落實教師招聘工作,通過直接面試招聘教師約330人,錄用入編的有258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教師113人)。新錄用教師已分配到全縣各個學校,配足配齊新成立學校的師資需求。 保障政策落實,生源就近入學。為改變教育原來大班額、學位緊張的局面,藤縣出臺了縣直小學生源地劃分辦法,把部分生源分流到新建學校就近上學,緩解了學校學位緊張狀況,讓孩子們不僅“有學上”,還能“就近上”。其中,潭津中心校符合分流情況的二至六年級學生已分流到周邊多所小學就讀,減輕了學校學位緊張、大班額壓力的同時,也讓附近居民的子女能就近入學。 (黃群禮 肖玲 肖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