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雨燕 從一名書記員成長為員額法官,六年的時間里,長洲區法院法官黃浩華一直踐行著司法為民的理念,始終奔走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2020年,黃浩華開始擔任執行法官,他既是執行戰線上的一名“硬漢子”,也是當事人信賴的“貼心人”。在辦理執行案件過程中,不管是查封、凍結還是評估、拍賣,只要是符合公開條件的程序,黃浩華均做到公開相關辦案程序,便于當事人監督。同時,對于執行財產的處置問題,他也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得以實現。 面對難題,黃浩華敢于擔責、善于協調。2020年春節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口罩、消毒水等重要抗疫物資十分緊缺。為解決抗疫物資緊缺問題,岑溪市康建投資有限公司欲利用廣西醫藥科技醫療用品廠內的設備生產醫用口罩、消毒水等醫療用品,但因生產設備仍處于查封狀態不能使用,導致計劃未能實施。 為解決疫情期間該企業復工復產難題,黃浩華臨危受命,帶領執行團隊主動作為,第一時間組織各方當事人溝通協調,僅用一天時間就化解了各方當事人爭議,幫助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最后,康建公司逐步恢復口罩、消毒水的生產,該公司生產的第一批醫療物資也順利投放到抗疫一線。 面對弱勢群體,他又心細如發、人性化辦案。在近期立案的農民工追討工資系列案中,黃浩華查閱案卷得知,被執行人謝某永、萬某全及建筑公司共計拖欠68名農民工工資70余萬元。面對這種涉及民生尤其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黃浩華堅持查控快、處置快、退款快的“三快”原則,在立案后,馬上開展查控被執行人財產。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黃浩華帶領團隊一邊利用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一邊聯系被執行人釋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在查詢到涉案建筑公司名下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后,迅速采取凍結、劃扣措施,并第一時間為農民工辦理退款手續。 在辦理退款手續的過程中,黃浩華貼心地考慮到了農民工的實際狀況和著急情緒。他帶領法官團隊專門在法院開設一間會議室,方便工人們集中辦理退款,幫助工人們理清退款流程,還一一指導工人計算數目、寫收條等等。為了方便工人隨時咨詢,黃浩華還主動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工人,只要有致電咨詢,都會耐心傾聽,盡自己所能提供建議和幫助。 正是因為黃浩華將司法為民的理念深深踐行到工作中,才能準確地“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也贏得了當事人的信賴。現在,不少農民工遇到日常問題,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黃法官”,還會致電黃浩華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