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 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盛辛辛 李成園
6月30日,2021年已然過半。這一天,全市7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其中產業項目44項,占比超過60%,總投資228億元,涵蓋了金屬新材料、建材等重點產業,以及新經濟、新業態等新發展領域。
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投影出我市項目投資領域的重大成果,也成為我市爭當全區產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先鋒的鮮活注腳——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累計完成168億元,位列全區第一位,同比增長44.1%,增速排名全區第三位;我市獲評2021年上半年廣西工業投資工作先進市。
成績絕非偶然!
中國共產黨梧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以來,在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梧州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砥礪奮進,緊盯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力落實“六?!比蝿?,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推動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發展答卷!
迎接挑戰不松勁
“當前,廣西能源緊缺。梧州各地各部門想方設法推進生物發電、風力發電項目建設,有力緩解能源緊張壓力?!苯冢灾螀^統計局主要負責人在梧州調研經濟運行情況時,為梧州的實干作風點贊。
在逆境中想辦法、找出路——梧州的干部群眾向來有一種力爭上游的“倔強”。
這種“倔強”,既是梧州的歷史文化積淀,也是發展時勢所逼、發展環境所迫——2018年以來,全國各地經濟結構、產業發展方式進入轉型升級的深度調整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速。我市產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發展挑戰。
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市歷屆黨委、政府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把產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決穩住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大力實施產業興市,加快食品醫藥、林產林化、鈦白、陶瓷等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推動再生資源、再生不銹鋼向精深加工方向和產業鏈高端延伸,支持中恒集團、神冠集團等行業龍頭發展壯大。
集中力量加大對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梧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梧州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梧州臨港經濟區等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投入,進一步優化提升園區管理機制。
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城市商貿綜合體和特色街區建設,積極倡導“梧州人愛用梧州產品”,辦好消費購物節等活動,打造六堡茶、龜苓膏等系列網紅電商品牌。
圍繞山、島、湖三大生態優勢資源,創新發展文旅產業,加快三總府文化旅游博覽區、廣信森林公園等建設,辦好廣西嶺南風情文化旅游周等活動,積極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融通。
抓產業、抓項目、抓發展,一鼓作氣不松勁!經過兩年的陣痛期調整,全市產業發展劃出漂亮的上揚曲線——2020年,全市第二產業總量增速同比增長14%;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增速排全區第一,為34年來最好的發展成績。全市經濟實現逆勢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已見成效!
實干興市勁頭足
“實踐證明,我們選擇在梧州落戶發展是正確的?!睆V東金海輝煌集團總裁王文輝說。近期,總投資約10億元的金海1050毫米不銹鋼全連軋綠色生產線項目在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啟動建設,這是國內同規格中最先進、最智能的不銹鋼連軋線,預計2022年初竣工投產。
2010年,梧州市金海不銹鋼有限公司成立,如今已成長為梧州再生資源重點企業。王文輝說,企業做好做大、產業做強做優的原動力,是當地黨委、政府發展產業的堅定決心和有力舉措。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歷屆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大力推動下,我市服務企業力度不斷加大、機制不斷完善、措施不斷升級:從開展“千名干部入千企”幫扶活動,到創新實施產業發展“鏈長制”;從“一企一策”“一站式”服務,到“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竿子到底”的重大項目推進方法……
產業強市、實干興市!服務推動產業壯大發展的“梧州方案”正匯聚起加快發展的強大動能——
我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梧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在全區率先實行產業“鏈長制”,安排7名廳級領導擔任市級七大重點園區黨工委書記,推動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投產。
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市產業興市動員大會、全市工業振興大會,制定出臺《關于推進產業興市的實施意見》《梧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重要文件,在企業重組、企業上規、技改升級等方面持續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扶持,2018年以來累計幫扶30多家停產企業盤活復產。
全市工業企業圍繞補鏈延鏈、擴大先進產能、提升工藝裝備、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綠色改造等重點方向實施技改,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神冠集團、駱駝集團將產業鏈延伸拉長,不銹鋼產業、陶瓷產業改進設備和工藝,三威家居、五一管業、睿奕科技等企業向資本市場發展,萬順鍛壓、恒聲電子等企業實施退城進園。
五年來,全市建成4個年產值超百億元園區、1個年產值超300億元園區,我市推動企業上規工作連續兩年(2019年和2020年)獲得自治區通報表揚。
抓住機遇促“東融”
“梧州是一片來了就不想走的發展熱土?!敝袊灰奔瘓F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占江說,梧州加快發展正當其時,新經濟、新業態大有可為。
企業家們敏銳的預判表明,梧州確實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向東邁步就是粵港澳大灣區,西江黃金水道穿城而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不好沒道理!按照自治區黨委賦予的新定位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實施“東融”戰略,大力實施大灣區靶向招商,加強與大灣區產業集群的精準對接,深入開展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奮力跑出“東融”加速度。
指向鮮明、目標明確,一項項招引、培育、壯大項目的措施接續推進,大項目、新業態加速落地、穩步壯大,重點產業集群發展勢頭更好、成色更優——
2020年,全市再生資源產業產值超400億元,建成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冷軋鋼帶生產基地,梧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獲得多個國字號綠色品牌,在全國形成發展綠色經濟引領產業升級的“梧州樣本”。
食品醫藥產業培優扶強力度加大,借助“雙錢”“中華跌打丸”“三鶴”“龍山”等4個“中華老字號”品牌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加速集聚,六堡茶、龜苓膏等特色食品產業穩健發展。
金屬新材料產業龍頭聚能加速,通過加快推進冶金新材料基地項目建設,打造冶金新材料全產業鏈基地。
建材環保產業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年產瓷磚達4.58億平方米,通過引進歐神諾、蒙娜麗莎等知名陶瓷生產企業,使陶瓷產業向著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建成全國最大的花崗巖生產基地之一,石材產業整合升級取得新成效。
電子信息產業鏈式發展勢頭穩健,基本形成智能終端設備、智能電子元器件、電子零部件和配件、云計算服務、智慧城市等產業鏈條。
新經濟、文旅兩大特色產業穩步崛起,京東(梧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建材產業互聯網平臺“云砼網”等數字經濟項目落戶梧州;蒙山縣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和“中國天然氧吧”稱號;萬秀區獲評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藤縣象棋鎮道家村、蒙山縣新圩鎮古定村列入全國第二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一項項數據,描繪出梧州產業高質量“東融”的美好圖景——近五年來,全市累計引進外來投資項目1927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91億元,其中來自大灣區的項目占比超60%,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76個;金屬新材料、建筑陶瓷、建筑新材料等東部產業整體轉移落戶的趨勢愈發明顯,千億級沿江“東融”產業帶初具雛形。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踏上新征程。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更加強勁有力的舉措,走在全區產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前列,奮力譜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梧州新篇章!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