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陳東芳)“如果要打分,我給五星好評?!苯?,家住長洲區紅嶺街道龍新村回建地火車站小區的居民廖女士在談到新居環境時滿意地說道。群眾的“五星好評”還要歸功于龍新村紅色自管會。 據了解,火車站小區現有房屋209棟、居民1000多人,過去,治安管理和鄰里糾紛矛盾多、車輛阻塞消防通道現象嚴重、小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屢受詬病。今年,紅嶺街道龍新村黨委創新思路,探索組建紅色自管會,推動小區居民自治。紅色自管會以村黨委書記任主任、小區5個生產隊隊長為成員,發揮黨員干部“領頭羊”作用,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帶動居民自治,令小區開啟了“美顏”模式——車輛停放有序了、小區環境衛生好轉了,村民群眾自覺參與家園建設的氛圍日益濃厚。 這是紅嶺街道辦事處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機制,著力構建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黨建工作新格局的一個生動范本。今年以來,紅嶺街道辦事處推行“聯動式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城鄉基層黨建治理水平,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推動基層聯動式共建的過程中,紅嶺街道辦事處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轄區一村三社區、兩新組織、紅嶺衛生服務中心共成立了25個基層黨支部,選好基層組織“領頭羊”,建強基層黨組織;用好“功能區”組織,深入挖掘各行業有潛力的非公企業成立黨組織,積極探索打造“紅色物業”,組建一批“紅領管家”隊伍,助推物業黨支部、小區黨支部、社區黨總支三位一體聯建共建共治和諧小區。 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充實了,居民的“煩心事”也迎刃而解。紅嶺街道辦事處通過高標準打造一批黨建示范點,推動在居民小區內設立“黨群議事廳”問題收集平臺,全面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深化“臨時黨小組+問題處理項目”融合模式,助力解決鴻潤廣場小區違章建筑危及公共安全、紅嶺一號小區三期辦證難、豐業玫瑰園小區“臟亂差”等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推動基層聯動式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