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調品位,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4·27”重要講話中對桂林提出了新定位和新使命,賦予了桂林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難得契機。
5年來,桂林全力以赴加快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步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為我區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打頭陣、當先鋒,“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國際交流重要平臺”四大戰略定位逐步實現。
桂林旅游“國際范”越來越足
近年來,桂林旅游發展“國際范”越來越足,實現了華麗嬗變——旅游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旅游服務逐步提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旅游產品業態不斷豐富。引進海航、騰訊、萬達、華潤等大企業大集團,桂林航空公司、“一鍵游桂林”、融創文化旅游城、華潤養生谷等一批高端項目,推動了旅游業態、品質和品牌“三個提升”,國際旅游市場、理念、人才“三個對接”,把桂林“散小弱”的景區景點不斷整合升級做大做強,形成了旅游產業品質化、高端化、品牌化。通過新區產城融合做加法、老城疏解提升做減法,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為桂林城市核心區建成世界一流的宜游宜居城市景區夯實基礎。
同時,桂林始終堅持全域統籌、旅游惠民,精心培育大桂林8條生態休閑旅游精品線路,創建了6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5個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市直接或間接從事旅游農村人口23萬人,“好風景”帶來了“好日子”。
全力做好漓江生態守護者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曾反復叮囑,漓江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保護好,這是第一位的。近年來,桂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流域保護漓江、全覆蓋整治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漓江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籌利益分配的改革全面完成,“治亂、治水、治山、治本”工程全面推進,“四亂一臟”全面整治,流域森林覆蓋率不斷提升,干流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漓江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面提升。
通過不懈的治理,桂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4%,成為廣西唯一連續6年完成大氣環境質量考核指標的城市;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桂林成為首批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級低碳城市試點城市。
產業振興引領高質量發展
深入實施產業振興戰略,工業支撐能力不斷加強,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2016年以來,桂林市地區生產總值累計達9500億元,財政收入累計突破千億元,實施重大項目1400多項、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構建了三區引領、多點支撐、齊頭并進的“345”工業發展新格局,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達75%。引進深科技、比亞迪等一批知名企業,漓泉、福達、國際線纜等一批本土企業不斷壯大,推動形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及生物制品、生態食品四大優勢產業。全市新簽項目1165個,成功引進華為、格力、融創等一批知名企業,實現了單個產業項目投資超百億元的歷史性突破。
此外,桂林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推動鄉村“形、實、魂”協同發展,建成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1746個、田園綜合體17個、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2家。
10月27日,2021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提出要加快建設“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高質量推進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升級發展,高水平建設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當前,桂林正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為目標,統攬全市工作,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把桂林建設成為經濟發達、城鄉繁榮、社會文明、生態良好、城市宜居、人民幸福的世界級旅游城市,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作出貢獻。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