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北京冬奧會所有比賽全部結束。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的戰(zhàn)績高居金牌榜第三位,創(chuàng)下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佳戰(zhàn)績。
隨著隋文靜/韓聰在花樣滑冰雙人滑項目上奪魁,中國隊本屆冬奧會的成績定格在了9金4銀2銅,無論是傳統(tǒng)強項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雙人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還是實現突破的自由式滑雪大跳臺、U型場地技巧和坡面障礙技巧,單板滑雪大跳臺和坡面障礙技巧,以及速度滑冰、鋼架雪車等,中國隊在冰上、雪上全面開花,在競賽成績上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
中國冬奧“王牌之師”短道速滑隊拿下2金1銀1銅,與荷蘭隊并列短道速滑獎牌榜第二位。中國隊包攬了男子1000米項目的金、銀牌,并在優(yōu)勢項目混合團體接力中取得冠軍。
速度滑冰項目上,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績奪得男子500米冠軍,并打破奧運會紀錄。
自由式滑雪項目上,谷愛凌先后在女子大跳臺、坡面障礙技巧、U型場地技巧這三個項目上摘下2金1銀。空中技巧老將徐夢桃和齊廣璞也圓了奧運冠軍夢。
單板滑雪項目上,小將蘇翊鳴拿下男子大跳臺金牌,成為中國首個單板滑雪冬奧冠軍。
在花樣滑冰項目上,平昌冬奧會留下遺憾的隋文靜/韓聰勇奪冠軍。
此外,中國隊在冬季兩項、北歐兩項、雪車、雪橇、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臺滑雪等多個項目上創(chuàng)造了冬奧會最佳戰(zhàn)績或參賽紀錄。
本屆賽事,中國代表團派出177名運動員參賽,參賽小項占全部109個小項的95%以上,構成了史上規(guī)模最大、項目最全的中國冬奧軍團,其中在35個小項上實現了參賽“零的突破”。
本屆冬奧會上,共有23個代表團有金牌入賬,29個代表團有獎牌入賬。冬季運動傳統(tǒng)強隊挪威隊以16金8銀13銅、共37枚獎牌的出色戰(zhàn)績蟬聯金牌榜榜首。德國隊以12枚金牌位居次席,奪得9金的中國隊排名第三。
從整體格局來看,歐美強隊依然摘得了冬奧會獎牌的絕大部分,除挪威、德國和中國隊外,美國、瑞典、荷蘭、奧地利、瑞士、俄羅斯奧委會、法國等代表團的金牌數也均在5枚或5枚以上。
上屆冬奧會排名金牌榜第三的冰雪強國加拿大在多個項目上發(fā)揮不盡理想,僅以4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11位。
除此之外,北京冬奧會還在很多其他方面具有歷史意義。北京冬奧會是迄今女性參賽比例最高、參與項目最多的冬奧會,女性運動員參賽比例達45.4%,全部109個小項中有女性運動員參與的項目占比53%。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介紹,冬奧會期間,在國際奧委會官方社交媒體上,有超過27億人參與了相關話題的討論;僅在中國國內,就有超過6億人通過電視收看了北京冬奧會。
(據新華社)